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08413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658期 編輯群

發行人/林奕華局長
總編輯/鄭信一科長何雅娟主任
主編/江啟昱 校長
編輯/黃明秀老師、江啟昱校長、李文英主任、蔡三汝教師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658期
 點閱次數: 249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4/5/12 華視新聞
pic   拯救荒廢耕地 熱血青年返鄉務農 pic
pic pic
pic pic
 現在時代變遷、農村人口老化現象很嚴重,願意回去庄腳做農的人越來越少。不過有一群少年郎,他們決定回去農村替故鄉找出路,曾經是台灣休耕面積第一個台南市,就有一群新農民努力耕作。

 來到台南善化,我們發現,很多田荒了、也廢了。1997年,為了加入WTO開放稻米進口,政府推動農民休耕,每公頃可以領四萬五千元補助。但長期休耕卻也加速農村凋零。2013年1月,農委會展開「活化耕地計劃」,隨著新農人勇敢加入,總算讓農村出現生機。

 集貨場裡開著堆高機,她是26歲的陳瀅淨,四年前她大學畢業,決定回鄉,當起最年輕的「農二代」,陳瀅淨和爸爸,承租休耕田種硬質玉米,這種玉米經過烘乾和加工,可以製作成農牧飼料。父女正攜手打造商機,小小的豆莢,這是臺灣非基改黃豆。蘇建鈞28歲,大學念的是材料光電系,退伍後他返鄉務農,成了「科技農夫」。首先他利用Google map與導航器,算出「最短耕田路徑」,現在他還利用APP建立專屬產銷履歷,將科技融入稻田,以機器取代人力。

 2014年春天,台南正有一群新農民用巧手打造農村未來,他們在對抗荒蕪,也為家鄉農村尋找活路。
附檔: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