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20342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797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蔡舒文校長
編輯/蔡舒文校長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797期
 點閱次數: 167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7/1/6 國語日報
pic   有效學習 詳列步驟 助幼兒學會整理書包 pic
pic pic
pic pic
文/劉學融
校園實境
   小雅(化名)是三歲的自閉症女孩,剛入幼兒園就學,在這之前,她沒有團體學習的經驗。

   小雅的老師小哲想教會她的第一件事,是入園後能自己整理、放置個人物品,因此多次帶著小雅認識聯絡簿、水壺、餐袋、書包的擺放位置。

   雖然如此,每天小雅走進教室後,仍然是順手就將書包扔在門邊,接著,她有時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有時看著同儕操作教具,有時在教室裡走動。小哲老師通常須多次提醒小雅先整理書包。

   這天,小雅準備去放聯絡簿,走了幾步之後,停下來看著同儕手上的玩具,看得入迷。小哲老師見狀立即問小雅:「聯絡簿要放哪裡?」但小雅的注意力不在教師身上,因此沒回應。

   小哲老師手指向遠端,說著:「拿去那裡。」並帶著小雅前往。

   小哲老師以為小雅會再回頭把書包裡的其他物品歸位,卻看到小雅開始一頁頁翻閱聯絡簿,只好再問小雅:「你的東西都放好了嗎?」「還有什麼還沒放呢?」逐一引導她放置物品。小哲老師有時覺得小雅就像發條玩具,轉一下發條才動一下。

   小雅常要經由教師一步一步提醒與督促,才能完成任務,且花費許多時間,這令小哲老師困擾,他可以怎麼幫助小雅呢?

解決策略
將任務拆成小步驟
   小雅有時先拿水壺,有時先拿聯絡簿,有時書包裡的物品還沒放好,就把書包放進書包櫃,「整理書包」對她來說是一項混雜的任務。

   小哲老師可明確列出完成「整理書包」任務的小步驟,讓小雅具體知道該做什麼和步驟次序,以及做到哪個步驟就是完成任務了。例如:把整理書包分成「打開書包→放聯絡簿→放餐袋→放水壺→放書包」,並且製作圖示流程作為視覺提示,如左圖所示。

帶領操作口述程序
   在學習初期,當小雅對於任務的整體樣貌還不熟悉時,如果只透過片段的間接口語提示(問她接下來該放什麼東西)、手勢提示(教師手指著遠端的位置)引導小雅,她可能還是不知所措。而且「整理書包」對小雅來說,包含許多動作,她還沒建立這些動作的連續性。

   小哲老師可帶著小雅一起執行任務,以降低任務中斷、加入錯誤反應的可能,建立執行任務時的連續性與正確性。小哲老師帶領小雅看著前述的流程圖,小步驟依序執行,並在過程中簡要描述目前步驟(現在要放聯絡簿、聯絡簿放好了),直到任務完成,給小雅正確的第一印象。

增強幼兒完成動機
   小雅熟悉步驟後,即可逐漸減少協助,讓她看圖獨力完成任務。還可配合增強,作為行為的誘因。小哲老師規定幼兒整理書包後,可以到學習區操作教具。小雅入班時,通常已有許多同儕在操作教具,小雅的注意力常受到吸引。「到學習區操作教具」正是小雅整理書包後的最佳增強,既吸引小雅,又是自然的結果。

   小哲老師可在先前的流程圖中,將小雅能獲得的增強放在最後一個步驟之後,讓小雅知道完成任務後可獲得的增強。

結語
   本文以整理書包為例,說明如何結合多個教學方法帶領幼兒學習生活自理能力,這也適用於其他的自理任務,像是洗手、用餐及餐後整理、午睡起床後的整理等。重要的是讓幼兒有完成任務的動機,並且認識任務的全貌,建立正確執行任務的第一印象。.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