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28730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02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江啟昱 校長
編輯/黃明秀老師、江啟昱校長、李文英主任、李成華老師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02期
 點閱次數: 121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7/2/10 國語日報
pic   臺師大新發現 研究登國際期刊 草蜥斷尾 存活率少三成 pic
pic pic
pic pic
 蜥蜴遇到天敵會採取「斷尾求生」,尾巴三個月到五個月會長回來。不過根據臺灣師範大學師生團隊昨天公布最新研究,發現少了尾巴的草蜥,存活率比尾巴「完整」的同類少約三成,不過尾巴長回來後「又是一條好漢」,兩者存活率就一樣。這項全球第一個研究結果,上個月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

 研究團隊從二○○六年起,在新北市金山地區長期追蹤蜥蜴的生態,並以參與研究的教授林思民在二○○八年發表新種的翠斑草蜥為對象,追蹤每隻蜥蜴兩年到三年壽命的狀況,並比對中華鳥會的鳥類資料庫發現,草蜥如果遇到體型小的紅尾伯勞、紅隼等,斷尾逃生存活率提高,但如果遇到體型大的牛背鷺,斷尾也難逃死劫,死亡率比較高,這也是全球首次使用大型資料庫,追蹤鳥類與蜥蜴之間的掠食關係。

 林思民表示,這份研究也發現,草蜥沒斷尾之前,存活率有八成,但失去尾巴後,遇到天敵「無尾可斷」,或是受傷後抵抗力下降,導致存活率比尾巴「完整」的同伴少兩成到三成;如果在繁殖期間,公草蜥失去尾巴後,還要在野外四處求偶,會因為體力不支,存活率下降三成,相對的母草蜥只有少兩成。

【沈育如、實習記者黃甯群/臺北報導】
附檔: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