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24197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09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鄭福來校長
編輯/鄭福來校長、林光媚主任、阮韻璇主任、劉智豪主任、高美莉主任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09期
 點閱次數: 103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7/4/3 人間福報
pic   象農夫計畫 教學生從種到煮 pic
pic pic
pic pic
 推動環保、愛物惜物觀念多年的「綠島大象」,今年將「象足跡」踏向食農教育,展開「象農夫」計畫。出身農家的「大象爸爸」李孟發,有感於食農教育推動多年,卻始終與日常生活距離遙遠,課程除親手種菜、耕地外,也親手挑菜、做料理,要讓孩子用雙手實際感受土地、食材。

 李孟發觀察,台灣近年積極推動食農教育,但食農教育多重視耕作,較缺少應用,「種出來後要使用,才會真正對『食安』有感」。新學期開始,李孟發與台北市公館、吳興、金華、志清國小,以及新北市大豐國小共五間學校合作,開設課後社團課程,從耕地一路教到廚房。

 課程訊息一出,吸引家長蜂擁報名,李孟發說,都會區的孩子與土地接觸少,每天吃的菜可能連名字都叫不出,「菠菜會認成A菜」,不少學生到小學六年級還沒有自己打過一顆蛋,講再多知識、食安重要性,都不如親身體驗「從種到煮」、「土地到餐桌」的過程有效。
 
 李孟發的食農教育課程選擇地瓜葉、南瓜兩種作物,帶孩子先在學校種植,成果可以拿來做地瓜葉炒蛋、南瓜濃湯等料理,料理過程中則可教孩子認識食品添加物、天然食材的「原味」。地瓜葉梗、南瓜的南瓜籽,則可以再利用,讓孩子帶回家種,藉此傳達永續農業的觀念。

 李孟發說,課程進行中,學生已將學習內化到生活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觀察植物、會受作物生長情形影響心情。此外,種植過程需要全神貫注,對社團中部份情緒障礙、過動症的孩子,透過與土地接觸可以穩定情緒,也從中找到成就感。

 近年食安事件頻傳,政府、民間積極推動食農教育,農委會也正研擬「食農教育法」,農委會表示,食農教育法預計下個會期就能送進立法院審議。食農教育現都由各單位推動,未來若建立食農教育法,就更有法源基礎來執行。【本報台北訊】
附檔: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