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09873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13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謝勝隆 校長
編輯/謝勝隆主編、周明蒨主任、張幸愉校長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13期
 點閱次數: 454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7/4/27
pic   發自內心的行動【文/陳錦謀 臺北市立士林國中校長】 pic
pic pic
pic pic
 去年暑假期間,一件高中生在捷運上未讓座的事件,引起廣泛的關注,到後來連台灣引以為傲的博愛座文化,都引發是不是推行太過頭的討論。但就我個人關心的焦點而言,我比較想知道的是,一個人行事的準則,究竟是跟著法律、制度、風俗在走;還是真的他聽到了自己心中應該關懷他人的呼喚。

 我們常以「人是台灣最美的風景」而自傲,當然,外人對我們的評價也不差。許多人在到台灣的遊記中,一再讚揚台灣捷運手扶梯乘客都靠右邊站、博愛座上完全空出給需要的人坐、居民守規矩而又溫暖等等。身為台灣的一分子,我確實對於這些評價感到無比榮寵。但是就經濟效益而言,有時候對照胸背緊貼的擁擠走道與空無一人的深藍色座位,似乎是浪費資源了些,如果有人能坐到博愛座上,是不是也能多少舒緩擁擠的人潮呢?但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或不敢破壞這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優質文化,深恐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毀壞了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美好。但是如果博愛座的設置真是為了備著給有需要者的使用,那一個拖著快要站不住的疲憊身體下班放學,即使他們身強體健好手好腳,是不是也有他的需求呢?

 記得當初在念大學時,系上自本系畢業又回到系上當老師的學長,回憶起他們在求學的時光時,說起當年在上課時,如果有同學缺課了,其他同學都會非常緊張。因為不知道這位同學是不是偷跑到台大或是哪一所大學去旁聽,去學了一些留在系上聽課的人所沒學到的東西?而往往教授也非常體諒,他知道他的學生不會無緣無故缺了這堂課。這是一種信任關係,沒重要的事一定會來;沒來一定代表有重要的事。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不是粉飾得過於美好,但我知道的是,哪一天當我們都相信坐在博愛座上的人確實都有他的需求時,我們就可以毫無懸念的宣示,人確實就是台灣最美麗的風景。而現今這讓座文化的形成,是因為制度使然,習慣所致,甚至於只是畏於別人可以殺死人的炯炯目光射線,還是真正根源於體貼他人的需求,希望彼此社會共好的內心企盼,是不是就應該值得我們去深思?

 其實有時候不讓座比讓座更不舒服,記得以前在高中荒唐年少時,我曾經在公車上除了癱坐在位子上什麼都不想,只要閉目養神一番的時候。我知道後來有上了年紀的婦人站在我旁邊,但我當時拿了睡覺沒看見當作我自以為完美的護身符。不過事實上那幾十分鐘的時間是相當不舒服的,整個人感到如坐針氈,亦復面紅耳赤。從此之後我一定讓座,讓座一身輕啊!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很快的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卻常常讓他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然,必須然。許多人讓他們經歷一番蒼海,他更能知道人生之道並且終身奉行。當然還是會有學習較慢的朋友,就當社會總有必須為他們付出的代價與包容社會的多元差異吧!

 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個人期待推行博愛座的文化只能當成一個階段性任務。或真正必須要做的,應該是去思考如何終結博愛座,因為整台車上的座位都是博愛座啊!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