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03599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21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江啟昱 校長
編輯/黃明秀老師、江啟昱校長、李文英主任、李成華老師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21期
 點閱次數: 597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7/6/28
pic   二戰後臺灣本土水稻育種接力跑第一棒的楊遜謙【文/謝兆樞 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pic
pic pic
pic
主題圖片
91高齡的楊遜謙依舊神采奕奕、聚精會神暢談做為臺灣本土第一代水稻育種家的心路歷程。(攝影:謝兆樞)
pic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根據波茲坦宣言,日本放棄臺灣的主權,隨後國民政府就因局勢日下撤退來臺灣,一下子移進來200萬軍民,加上當時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錯誤的匯率政策,使得上海的惡性通貨膨脹也跟著引進來臺灣;而且為了應付當時還在進行的國共內戰龐大的軍糧需求,國民政府又將臺灣生產的糧食大量轉運大陸,使得原本不應缺糧的臺灣,卻在戰爭結束後反而飽受缺糧之苦。

肩負天命的臺灣本土水稻育種家 楊遜謙

 1946年起重整後的新政府農業改良單位的育種家,跨越兩個時代,使命仍舊一樣,無不卯足了全勁肩負起餵養戰後蕭條異代不同時、又驀然平添負荷的人口之重責大任。這段艱辛的歲月,臺灣老一輩的育種家當時正值青年,他們在田間踽踽涼涼進行著試驗的身影,不亞於10-20年代當年在台中農事試驗場的磯永吉、末永仁。他們後來育成不少讓臺灣人強度難關、幸得溫飽、心存感念的亮麗品種,例如:「新竹56號」(1953)、「嘉農242號」(1956)、「高雄24號」(1957)、「高雄27號」(1957)、「台南5號」(1965)、「台中186號」(1965)、「高雄137號」(1966)。在這些攸關臺灣軍民在倥傯艱困歲月,能否存續生計的關鍵名種尚未問世的過渡時期,有一位臺灣的年輕育種家蟄伏在苦難的時代,歷練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天命,亦步亦趨積蓄能量準備在1946年後,要為戰後的臺灣水稻育種團隊的「接力」,跑出漂亮的第一棒;他就是楊遜謙 (1925- )。

 楊遜謙1925年生於彰化二林,從小立志到海外從事農業生產技術指導,1942年畢業於二林農業學校(1966年增設工科;1975年開設綜合商科;1977年改制省立二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2000年廢省改制國立)初級部第4屆,適值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招考「南進」農業技術人員,楊遜謙有幸被錄取,派至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支所普通作物系(現在的農藝系)受訓一年;唯當初日本軍閥在東南亞的戰事進展順利,佔領地需才孔急,受訓人員平均滿三個月立即受到派遣。楊遜謙受訓期間表現優異,一直被留任助教協助系主任吉瀨 忠授課,始終沒有獲得被派遣海外工作的機會。後來戰事吃緊,吉瀨 忠與楊遜謙師徒雙雙都接受徵召入伍,然隨即日本投降,兩人解甲歸田,又回到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支所─戰後編整為「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吉瀨 忠以技術人員暫留所任用,他帶領著楊遜謙,跑出戰後臺灣水稻育種接力賽的第一棒─「光復1號」;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政府對留用日人的疑慮加深,吉瀨 忠隨即在事件夷平後被遣返日本,楊遜謙就獨自走上這條孤單的不歸路。總計,楊遜謙從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支所起始,及至後來的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結下了半世紀不解之緣,終其一生直至1990年退休。

 楊遜謙最為人所稱道的是極具個人獨特的水稻育種風格,這必須從他的老師吉瀨 忠說起:吉瀨 忠可說是育種學界的「先知先覺」者,在那麼久遠的年代,就有了啟發於40年代卻晚至80年代而後興起的「聚合雜交」(convergent crossing,multiple cross) 觀念的雛形。「聚合雜交」不是為著特定的目標進行雜交,而是把可能有用的性狀由不同的雜交組合導入在一個異質族群中,避免遺失;這種族群內放任其成員開放授粉、基因重組,其基因組潛在的多樣性,很適合用來做選拔育種或做為「中間親本」(過渡親本)。 楊遜謙的育種哲學深受吉瀨 忠的思想薰陶,一生擅用「中間親本」,畫龍點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師徒二人在二戰結束,臺灣陷入缺糧深淵當下,1947年即時推出的救命品種─「光復1 號」 就是代表作。「光復1 號」來自(K2 x 台農45號),實際的原始親譜是:K2 x [(盤田朝日 x 嘉義晚2 號)x(亀治x 神力)]。

 這個親譜譜型K2 x [(C x D)x(E x F)] 和一般的品種育成是來自各一個父、母本的(P1 x P2)雜交組合大異其趣。此其中,「嘉義晚2 號」(D) 是從「伊予仙石」經由純系分離選出的優良品種,20年代當「中村」受稻熱病嚴重侵害頓時減產危及米糧安全時,就是由「嘉義晚2 號」立即進駐竹子湖原種田取代「中村」進行採種,穩住大台北平原的水稻生產,所以「嘉義晚2 號」和「伊予仙石」是磯永吉、末永仁言必稱讚的兩個重要的品種;至於譜型中個別的雜交組合,也是在臺灣早期的水稻育種各有來頭、不可輕忽的地位:K2是 [「嘉南2號」x (A x B)] 神秘的雜交後代;「嘉南2號」來自台南州州立農事試驗場育種家山下豐水1938年從 [(鵝卵朮 x 三井) x台中65號] 選出的「嘉南1-13號」系列─「嘉南2號」與「嘉南8號」就是其影響後續育種至鉅的代表作。(A x B) 是1926-1930年興起的抗稻熱病絕佳組合: (千葉錦x 大分弁慶)。(C x D) 是臺灣最早選出以米飯食味為訴求的「台農16號」的族群。(E x F) 是選出「台中65號」的雜交組合。二次聚合的 [(C x D) x (E x F)] 是「台農45號」的由來族群。所以等同四次聚合的譜型:K2 x [(C x D) x (E x F)]},是吉瀨 忠與楊遜謙師徒二人腦海中的夢幻「基因流」 (gene flow),由之選出的「光復1 號」果然撐足了1947-1960年間,在艱困歲月餵飽雲嘉南地區人口的救命品種角色,直到9年後,楊遜謙再度把這種育種哲學發揮得淋漓盡致,在1956年選出「嘉農242號」[(新竹4號 x 台中150號) x (台北7號 x 台農45號)] 才取而代之。1961年「嘉農242號」栽培地區遍布全台,面積高達5萬公頃,僅次於山下豐水1941年推出的長青品種「嘉南8號」。1955-1963年「嘉農242號」一直是增產競賽的冠軍品種,此時日治色彩早已退去,楊遜謙臺灣本土的水稻育種也已直追日治時期的輝煌成就了。

 1970年日本國內生產的稻米已臻自給自足,戰後延續20餘年由臺灣進口20萬公噸的稻米也因此嘎然中止,楊遜謙為彌補這宗國家外匯耗損,立即著眼東南亞市場,從稉稻跨足到「半矮性良質長粒型」秈稻的育種,1971年選出嘉農秈育6號、嘉農秈選8號、嘉農秈育11號;之後,楊遜謙的育種理念涵蓋了抗病蟲育種、香米良質米育種、大粒型育種、世代促進法,已然成為全方位的育種家。回顧1942年至1990年,楊遜謙在南臺灣交出一張漂亮的水稻育成品種的成績單:

[ 品種名 (雜交年期-選出年期-命名年期)]

光復1號 (1944I-1946I-1947II)
嘉農242號 (1946II-1951II-1956I)
嘉農秈6號 (1967I-1969II-1973II)
嘉農秈選8號 (x-1970I-1973II) [ 直接由IR-661-1-140-3選種 ]
嘉農秈11號 (1968II-1971I-1973II)
台農62號 (1965I-1967II-1975I)
台農秈12號 (1970I-1972II-1979I)
台農68號 (1973II-1976I-1982I)
台農秈14號 (1974II-1977I-1982I)
台農秈18號 (1973I-1975II-1984II)
台農秈19號 (1975II-1978I-1984II)
台農70號 (1980II-1981I-1985I)
台農秈20號 (1979II-1982I-1986I)
台農72號 (1978II-1981I-1987I)

 《孟子·盡心篇上》有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楊遜謙橫跨兩個時代,做為一個以「feeding the world」 (餵養全世界) 為天職的育種家,這句箴言正是他為斯土斯民奉獻50年的寫照,說他是臺灣國寶級的育種家一點都不為過。由於他碩果僅存的輩分,在他接受採訪時的回顧裡,除了年輕時受教的恩師松尾浩氣 (分所長)、吉瀨 忠 (系主任) 的身影悠悠然飄浮在老人家的回憶中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身影也赫然出現在老人家稍晚的時代,那就是「蓬萊米之父」磯 永吉。那時候的磯永吉已是被新政府徵召留用的戰敗國科技人員,經常需要銜命風塵僕僕地「顧問」著全臺灣百廢待興的農業,每每視察到嘉義試驗分所時,都是由楊遜謙充當翻譯解說,從而兩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磯永吉對這位晚輩總是讚美鼓勵有加,那種心情,想必他也不敢再視之為「舊時代的嫡傳」,但絕對是期之以「江山代有人才出」,相同的幽微心情,不知道他是否也會有「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深深的感嘆?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