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02201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48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蔡舒文校長
編輯/蔡舒文校長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48期
 點閱次數: 614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7/12/31
pic   細針密縫的教學歷程--校本課程「閱讀與理解」的體悟 文/簡麗賢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 pic
pic pic
pic
主題圖片
pic
    這學期與幾位不同學科的同仁共同參與校本課程「閱讀與理解」及「閱讀與表達」的設計與教學,歷經多次討論與實際教學,值此歲末,筆者整理經歷與體會的點滴心得,野人獻曝。

    「閱讀與理解」及「閱讀與表達」的設計為一學年課程,亦即分成兩學期的進度,旨在提供高一學生能從閱讀中學會理解內容及表達看法,上學期引導學生「閱讀與理解」,下學期則為「閱讀與表達」。

    為何開發與設計「閱讀與理解」及「閱讀與表達」課程?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閱讀、理解及表達」是最基本的國民素養,以此為基礎,才能奠定良好的學習能力,延伸閱讀題材。無可諱言,不論是未來從事哪一項領域,都需要閱讀,需要理解,更需要表達,更需要強化未來的自我學習能力。

    從學習的路徑而言,能表達閱讀文本後的看法,其基礎在於能理解閱讀的內容,包含一篇文章或論文,也可能是一本書。如何知道學生理解所讀的文章或論文,看學生如何轉化文章或書籍的資訊,應是一種可行方式。例如學生能知道用圖表表達一份含有統計資料的文章或論文的資訊;反過來說,學生是否能用文字語言說明文本中的圖表資料,也是閱讀與理解的重要表徵。

   本學期「閱讀與理解」的課程可說體現「學思並重」的概念,從歷程中了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下學期「閱讀與表達」的課程則是體現「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本認知。「閱讀與理解」課程是基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理念,設計課程時,期待學生透過此課程的教學,能習得從閱讀文本中檢索訊息,成為「發現高手」;從閱讀中說出主要觀點,成為「摘要高手」;從閱讀中分析推論,成為「解碼高手」;從閱讀中詮釋統整,成為「詮釋高手」;從閱讀中省思評鑑,成為「創思高手」。

    國文科同仁在「閱讀與理解」的課程中扮演「鋪橋造路」的前導角色,先為學生介紹與引導最基本的閱讀概念和理解認知;接下來數學科同仁以電影故事內容讓學生學會閱讀和理解,例如從故事中討論數學和曆法的概念;生物科和地球科學科的同仁則選取適當的文章給學生分析和討論,包含關係曲線和數學對數的解讀等。筆者則選取十二頁的物理小論文作為「閱讀與理解」課程的「書報討論」題材,讓學生能掌握方向學習如何擷取與檢索訊息,如何得到主要觀點,如何分析推論,如何統整詮釋等。

     在「閱讀與理解」的教學歷程中,筆者分成三次課程實施,每一次兩節課,面對第一次接觸「書報討論」的十五名高一學生,最需要的是先引起學習動機,挑起學習的興致,若沒做好第一步引起學習動機,後面的課程就很難實施,因此挑選書報討論的閱讀文本必須慎重,千萬別挑選頁數多、數學式多的文本,而且要慎選與生活中有關的題材,可別拿側重學術研究的論文當作第一次文本,那可能「嚴重毀了學習胃口」。

    筆者經過蒐集資料與閱讀後,挑選與光學有關的主題「海市蜃樓」作為書報討論的文本,原因在於「海市蜃樓」是一句成語,可結合語文教育,是國內外新聞報導中多次出現的物理光學現象,可以結合科學議題而引起討論,可設計成很好的課堂討論題材和實驗主題,而且頁數為十二頁,文字好讀不拗口,不會流於詰屈聱牙,艱深難懂。

     第一次書報討論的課堂中,可以從示範教具和新聞影片著手,讓學生觀察與發表,認識文本中幾個專有學術名詞,有利閱讀書報的討論。第二次上課則分組閱讀書報和分析討論,完成共同擷取資料、分析資料、詮釋解讀等工作,並以電腦作業完成報告的投影片。第三次分組上台報告書報討論的結果,並且也給其他組別回饋。最後教師再分發學習單填寫學習心得,以及讀完文章和共同討論後還能想到哪些,可以延伸至哪些主題等。

    從「閱讀與理解」的課程中,我體悟出跨領域合作教學課程的可行性,可以跳脫課程進度壓力的窠臼,不必陷入紙筆測驗的單一評量。如果教師能共同合作,縝密思考與討論,細針密縫,一針一線「縫製」課程主題,跨領域穿針引線,在學生人數少於二十人的情況下,透過分組學習與討論,確實可以讓學生看到不一樣的學習風景和教師教學風格,這是一種教師「細針密縫」的教學歷程。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