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22883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47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蔡舒文校長
編輯/蔡舒文校長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47期
 點閱次數: 393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7/12/23 國語日報
pic   從地圖看臺灣 探索社會變遷歷程 pic
pic pic
pic
主題圖片
冷戰年代反共口號不絕,連彈珠檯遊戲檯面都納入地圖,設計成「打回大陸」的遊戲。
pic
報導‧攝影/詹伯望

 臺灣歷史博物館日前推出「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以地圖為媒介,呈現臺灣社會變遷歷程,也探索當代地圖如何傳達社會議題與關照,展期至明年八月十二日。

 特展分近代地圖的繪製、徘徊北回歸線的島嶼、幻想與現實的分界、放大鏡下的臺灣、反共復興的基地、不只是地圖、當代地圖的多元形式與應用七個單元,觀眾可從地圖看到臺灣在不同族群、時代下的多元歷史樣貌。

 特展最大亮點,是已故旅法學者侯錦郎家族收藏的《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首度在臺曝光。這張原漢界址圖畫出界碑、土牛堆、隘寮,構成特色;線外是原住民「生番」,線內是漢人與歸化熟番,不許越界墾拓,但沿線土牛溝極易跨越,難以阻止漢人蠶食侵占,官府只有任其就地合法。許多臺灣地圖只畫出西部,中央山脈以東空白,代表治理所不及,以致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外國人認為界外非清朝轄域,生覬覦之心。

 臺灣出現在西方地圖,約在十六世紀中葉以後,卻以相異名稱、不同外形,在北回歸線上徘徊不定;到十七世紀二○年代以後,隨荷蘭、西班牙人來到臺灣,才逐漸定型。

 日本取得臺灣後,迅速測繪地圖,完成許多精確的地形圖套圖及各類主題地圖,將臺灣逐步納入殖民統治的國土資源,並收入日本教科書內,讓日本國民認識帝國新領地;介紹日本歷史、日本地理則成為臺灣公學校的歷史及地理教科書首要篇章。

 臺灣光復,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反共」、「反攻」標語口號無所不在,地圖也成為「反共抗俄」的宣傳利器,連彈珠遊戲檯也成宣傳工具。國共雙方常透過空飄、空投,互打心理仗,臺灣文宣有激勵大陸同胞投奔「自由祖國」的安全指南、飛行路線地圖、黃金價目表等。

 當代地圖製作是全民都可參與的行動,顯現臺灣社會的多元創意與活力。

 臺史博不僅與鄰近文化團體合作,將耆老口述內容轉製成地圖,更嘗試為東南亞移工與新住民,繪製生活圈地圖,近年更有人繪製月老廟宇、鬼屋等分布地圖,供遊客參考。

 臺史博館長王長華表示,地圖是人類對真實或理想世界的具體展現,這或許是地圖的本質所在。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