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03524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49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江啟昱 校長
編輯/黃明秀老師、江啟昱校長、李文英主任、李成華老師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49期
 點閱次數: 1420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8/1/7
pic   臺灣學子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文/顏萍萱 新北市私立竹林高級中學教師】 pic
pic pic
pic
主題圖片
在多元選修英語教學這門課,培養學子組織規劃與展現自我的能力。
主題圖片
帶領學子參與美國遊學團活動,提昇國際視野與文化交流。
pic
 在E世代成長的學子,透過手機、平板、電腦一按便垂手可得全世界的最新消息與最新資訊,卻也因為科技的快速發展、視頻網站茁壯、電玩遊戲平台的大量充斥,導致學子對於自我管理的調配面臨一大挑戰。

 在從事教職員的生涯裡,對於學子未來的發展與表現,抱持著期待堪憂參半的心態。究竟學子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才能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學子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才能與世界好手共同角逐?除了知識學理的精進外,還有哪些是學子應具備的?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在《全球化人才2021》(Global Talent 2021)報告中指出,數位技術、靈活思考、人際溝通、全球化運作,是未來人才必須具備的四大能力。讓我不禁思考臺灣學子應該具備哪些能力?以在教學的第一現場,提出未來學子應具備之十五項能力,茲就列點說明之,供教育先進參考與深思:

  一、閱讀理解力
 培養學生廣泛閱讀,教師可利用早上進行晨讀。讓學生選擇自己喜好的書籍或是透過班級讀書會,經由學習單填答,在課室的分享,進一步了解學生對於書中寓意的了解與啟發深淺,給予回饋。

  二、組織規劃力
  教師為輔助者的角色,適時的給予學生自行組織與規劃活動能力的機會,讓學生在進入職場前有深刻體會與體悟。

  三、問題解決力
  學生在面對瓶頸與困難時,教師可適時地將問題拋還給學生,引導學生透過事件的情境觀察與環境分析,推敲問題解決與行動力的方法。

  四、蒐集與統整資料能力
  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指導學生如何從關鍵字蒐集新知,接著透過大量的資訊內容,在時間內找到關鍵重點,進一步統整、歸納及演繹。

  五、國際競爭力 
  提昇英語的學習,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國外網站查詢資訊。了解國內外的大事與資訊,打破學習無國界的境界,讓學生的國際視野不設限。

  六、證照取得力
  學歷與經歷是立足職場的基本武器,但是在這個強調知識爆炸與專業競爭的時代,個人證照的考取顯得特別重要,故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在學期間考取多方領域證照,以提昇個人競爭力。

  七、文書處理力
  學子應文書處理的科技能力,舉凡中打、英打、數字打、文書處理Word、電腦簡報PowerPoint、電子試算表Excel等都是未來職場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

  八、獨立自主力 
  臺灣生育率低,學生以獨生子居多。家長對孩子的殷殷照顧,近年來在教學生涯深受感受到學子對於自我照顧的能力欠佳,哪怕只是打掃工作、看醫生或搭乘交通運輸工具等的基本能力缺乏,故可多多放手讓學生去體驗、探索,以培養學生獨當一面。

  九、溝通表達力
  也許在升學分數主義與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掛帥下,普遍來說臺灣學子不愛問問題,加上教學氛圍較缺乏生氣,學生主動學習力缺乏,也因為學生不愛發問,自然而然在溝通表達能力不足,故教師可透過課室的互動教學,採一問一答的方式,提供學生更多的溝通與表達的機會。

  十、社會扶弱力
  「助人為快樂之本」,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服務學習,關懷社會弱勢。透過服務學習活動,結合己身的生活經驗,培養團結、互惠及社會正義等特質,拓展自己對生命的認知。灌輸學生在未來能力所及範圍內,透過己身的力量來扶弱濟貧。

  十一、道德約束力: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規,從臺灣的新聞頻傳事件深切了解到品格教育應該從家庭與學校做起。我們應教導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公民,當個有禮貌、守時、守法、誠實與負責任的學子,當道德未規範完善、未約束時,學子將會成為社會的一大困擾。

  十二、美的感知力
  除了課室中藝能領域的陶冶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參觀各式展覽,吸取文藝精華。從自身外型的打理,至內涵的薰陶不容小覷。在學期間,也要學會欣賞他人長處與優點,進而發展獨特的自己。

  十三、自我探索力
  每個人來自不同家庭、不同背景,學子應該要試著找尋至少一個專屬自己的興趣, 多多探索自己、了解自己、定位自己,有助於學子在職涯的規劃與安排。

  十四、行銷自我力
  培養學生透過學業成績、上課學習態度表現、競賽活動成果,來行銷自己,讓學生有一個舞台,盡情發揮。教師也應該以正向、肯定與鼓勵的教學方式,來提昇學生的自信。

  十五、適應社會變遷力
  面臨失業率的攀升,未來學子可以透過職場的歷練,找尋最適自己的工作,甚至透過微型創業,將所學之國際語言、科技工具等,透過不斷的學習、試驗、效仿與求新求變,以適應社會環境變遷。
  
 最後,回顧到學理層面,還記得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其內涵不外乎從人類的動機出發,亦即衍伸到人格的發展理論,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合而成,從原先的五層需求進化成七層需求。我想教師在提昇學子能力的同時,如果能了解學生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自尊需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乃至最高層級的自我實現需求在課業、品格、人際溝通等的程度表現,將有利班級經營與教學的發展。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業,期待教育界的夥伴們,一起培育國家人才、共創美好。
附檔:
1: 臺灣學子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大小: 2018 KB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