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06565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57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江啟昱 校長
編輯/黃明秀老師、江啟昱校長、李文英主任、李成華老師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57期
 點閱次數: 885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8/3/1
pic   在環境裡思考教育的本質【文/曾俊明 臺北市大屯國小主任】 pic
pic pic
pic
主題圖片
全校小朋友靜靜的輪流觀察一隻停棲在樹枝上的大冠鷲,卻沒有驚嚇到他,這是大屯校園裡最美的紀錄之一
主題圖片
透過小田園有活動友善農耕的活動,也是很好的媒介。圖為大屯的孩子在校園裡採楊桃、醃楊桃汁
主題圖片
暑假教師進修,大屯的老師們到了學校家長的有機茶園學習,被美景、茶香、茶甘感動的充電之旅
主題圖片
帶學生參加蝴蝶季的活動跟蝴蝶建立友善的關係。圖為大屯的老師親身體驗蛺蝶科特殊的生態行為
pic
 近來,由於空氣污染PM2.5、極端氣候等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當大家談起「環境教育」這個議題,不免聚焦在保護環境、學習在環境污染中調適;當然也有人因應極端氣候而把防災教育視為環境教育的2.0版;甚至連環教法規範的四小時環教研習,也都成為「環境教育」的代名詞。環境教育鎖定「環境」兩個字來思考,沒有問題;然而當我們談到「教育」這個面向時,似乎大多限縮在「教學法」上面,例如:流水教學法等。作為一個熱愛當老師的人,我對環境教育的「教育本質」感到莫大的興趣,原因無他,因為我發現「環境」真的是教育孩子的好題材。

 在教育現場,我們看到愈來愈多孩子沈迷於3C媒體的聲光刺激,對校園環境的美、四季更迭的節氣變化「無感」,就好像對抽屜塞的亂七八糟、置物櫃宛如垃圾場一樣「無感」,甚至對參與學習「無感」。這樣的教育,怎能期待孩子能「覺察」環境問題、採取環境行動、堅持環境永續價值、尊重環境倫理?

 您或許會問:這是資訊教育、美感教育、是生活教育,與環境教育何干?其實我要談的是:我們的教育太多認知概念,缺乏能「感動」孩子的情感教育,而環境教育的本質是「有感」教育。

 還記得殷穎先生的「一朵小花」這個故事嗎?一個生性慵懶邋遢的人因為被一束鮮花的美「感動了、行動了、改變了」,這豈不就是教育最核心的本質「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我們知道的「知識」很多、「原則」很多,卻行不出來、教不會,會不會就是少了「感動」這個重要的火媒棒?

 老師,您想感動孩子嗎?先讓自己被感動吧!春天,駐足在校園樹下欣賞生意盎然的嫩芽,您會發現楓香嫩葉透過陽光把紅色暈開來;夏天,坐在生態池邊聽蛙鳴,您會發現多數青蛙不是叫:呱呱呱;秋天,走到台北近郊的小山,眺望整個台北盆地,您會體會到什麼叫「秋高氣爽」;冬天,那落得一地楓紅的青楓,能否找到一模一樣的紅葉?在大屯國小,我們為孩子選了每月之星,告訴孩子,這個月我們可以在校園中找哪位大自然朋友好好對話,例如:二月之星是大冠鷲,在大屯山,這是他們交朋友、求偶的季節,小朋友會學大冠鷲的叫聲,吸引他們好奇的低飛下來。

 我喜歡帶孩子在自然環境中學習,因為我看到許多孩子在當中改變了,尤其是一些特別的孩子。他們可能不大懂得怎樣交朋友,找不到話題,可是他們似乎是把整本昆蟲圖鑑背的滾瓜爛熟的昆蟲小百科,步道成了他們的舞台;他們可能沒辦法在課堂中乖乖坐好,卻可以蹲在溼地許久,等著記錄大彈塗魚躍出水面的那一刻,展現超乎一般孩子的專注跟毅力。

 我們可以靜靜的全校輪流觀察一隻停棲在樹枝上的大冠鷲,卻沒有驚嚇到他;我們可以蹲在赤尾青竹絲旁,認識這種慵懶、好相處,但自我感覺良好的動物,發現她並不難相處;我們可以坐在溪流邊,看著短腹幽蟌媽媽為了下一代,找到好的產卵點,就一步一步潛進水裡不復返,只留下在空中盤旋等候的短腹幽蟌爸爸;我們也可以在步道上,邀請走起路來像盲人的盲蛛在我們的手上行走搔癢,體會不用暴力佔有的「抓」-而是友善邀請動物上手的喜悅;我們也可以坐在大樹下,師生一起提筆寫生,感受樹下的溫度跟微風。還有好多好多,這些大自然朋友都是我們跟孩子對話、感動孩子的好題材。

 過去我曾經多次以「和大自然作朋友」為主題,做為國小環教輔導團到校輔導教學演示或公開觀課的內容,試著用環境的題材來跟孩子對話,喚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從「你被誤會過嗎?」、「你曾經很努力卻失敗嗎?」到「你曾經失去自由嗎?」、「你希望被愛嗎?」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對大自然的生命有同理心,進一步跟孩子對話: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包括你在內。這是環境教育,也是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家庭教育……。

 臺北市得天獨厚,郊山環抱、步道便利到可以離塵不離城,世界各國的首都能輕易享受國家公園資源的,恐怕屈指可數,臺北何其有幸。然而,就如同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解說志工常笑言,國人到遊客中心求助的三大問題:「廁所在哪裡?飲水機在哪裡?幾點播放影片?」我們讓學生搭著遊覽車到遊客中心看個影片,再搭車到小油坑下車五分鐘聞硫磺氣,然後結束行程。孩子被感動了嗎?這是我們的環境教育嗎?或者說:這是我們的教育嗎?有沒有可能讓孩子走上七星山、經過夢幻湖,再到冷水坑享受泡腳?如果老師覺得自己沒辦法解說,有沒有可能帶孩子參加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蝴蝶季活動,到大屯山車道被滿滿的蝴蝶吸引?或者申請進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天溪園自然教育中心,讓志工老師來解說體驗自然?又或者透過我們的教學專業,指導孩子在小田園友善農耕或生態池定點觀察……說真的,在臺北,我們有好多機會讓孩子被大自然感動、被環境感動。

 感動了,才有對話的可能;對話了,才能影響的可能。把孩子一個一個從「無感」拉拔出來,在「環境」裡可以找到很多好的教育題材。
附檔:
1: 在環境裡思考教育的本質 大小: 2474 KB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