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795919
訂閱人數: 58171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58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江啟昱 校長
編輯/黃明秀老師、江啟昱校長、李文英主任、李成華老師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58期
 點閱次數: 429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8/3/8
pic   不能「只顧教育理念、犧牲教育價值、忽視社會公義」【文/劉國兆 臺北市清江國小校長】 pic
pic pic
pic pic
 曾經有教育前輩感嘆地說:「當前教育最大的問題來源,不是教育潮流的更迭,也不是教育政策的推陳出新,而是民主化及公共事務參與的極大化後,人人都可以針對教育發表意見,而且每一個人都想把他對教育的想像、痛苦或美好的經驗與未實現的夢想,在我們下一代的身上,找到可以實踐的途徑。於是『教育』就成為人民參與公共事務最具有代表性的專有名詞,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人人有想法、個個能參與、事事無共識」。英國肯‧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 在TED上的演講中也提到:「晚宴中如果你的身邊出現教育人員,大家的反應是:天啊!等一下他會不會滔滔不絕說個不停。但是,一旦問起大家對於教育的看法,大家瞬間就成為那個滔滔不絕說個不停的人」可見,教育真的是影響每個人至深的重要議題。

 前述這些現象,或許在某種程度上,真實地反映出目前教育發展所面臨的處境與困境。舉幾個目前當紅的教育議題作為參考,第一個是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推動:政府的主要用意,原本是要改善存在國中已久的升學競爭壓力,希望以在校成績取代會考,讓學生得以就近入學,免去舟車勞頓之苦。然而從四一○教育改革推動以來,當升學方式多元開放喊得愈是震天價響,反而更加促使家長斤斤計較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好壞,也造就了至今仍是升學補習班林立、放學後比上學更忙碌的現象,這個議題所呈現的不同教育理念,是「智育為先」與「五育並重」之間的競逐,所反映的不同教育價值,則是「升學考試」與「在校成績」之間的選擇。

 第二個是實驗教育的推動:實驗教育三法立法通過後,實驗教育宛若成為教育新希望,不僅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也造成諸如公立和平實驗小學中籤率只有百分之幾的搶手情況。實驗教育的主要用意,是跳脫體制內教育的框架,提供家長及學生多元的選擇,而實驗教育的對象,也鎖定認同實驗教育精神的家長,以及願意全心投入實驗教育課程的學生,這個議題所呈現的不同教育理念,是「正規教育」與「另類教育」之間的競逐,所反映的不同教育價值,則是「機會均等」與「符合條件」之間的選擇。

 宜蘭縣教育處處長簡菲莉日前說:「不能只顧教育理念,犧牲教育價值」,他認為公立學校必須照顧弱勢學生,並且確保學生學習的基本學力。王偉忠先生曾說:「很多人沒有權杖時,願意為公義發聲;等自己手握權杖時,發現能呼風喚雨,就失去反省能力。」當眾聲喧嘩,每個人都在談論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而我們也竭盡所能地要實現自己、某些人或大家的教育理想時,有沒有停下腳步,思考教育價值中最核心的概念:教育機會均等,因為教育必須兼顧起點、過程與結果的公平。不僅要讓無論何種社經背景、族群、性別與身心特質的學生,都有同等的就學機會;更要在就學過程中,施以必要的差別待遇,使其學習權益不受影響;最後還要顧及學習品質,確保學生是否獲得應有的基本學力。

 回到十二年國教與實驗教育政策議題,當外界的紛擾遮蔽了我們洞見事物本質的視線時,我們不妨回到教育哲學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來看。本體論是在討論被調查事物的本質,學校是因為學生而存在,所以我們必須從學生的需要出發,那才是教育的本質;認識論在討論什麼可視為知識或事實,我們希望學生學習理性的思考,透過感官經驗的學習,培養出批判思考的能力,藉以汲取各種知識;方法論是涉及我們用何種方法去認識世界,我們希望學生藉由認知、情意與技能三個層面的完整學習,真正認識這個世界。

 讓我們從「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三個層面,重新檢視十二年國教與實驗教育政策,或許更能領會,為什麼學校教育必須立基於社會公義,並據此來堅持教育理念,進而選擇適當的教育價值。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