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15842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58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江啟昱 校長
編輯/黃明秀老師、江啟昱校長、李文英主任、李成華老師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58期
 點閱次數: 382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8/3/12 人間福報
pic   勿使人為科技所役 pic
pic pic
pic pic
  日前台北市一位小學五年級的男童,手機被媽媽沒收,吵著要手機,但媽媽擔心孩子繼續沉溺手機,沒有同意;後來媽媽送男童到學校,沒想到不久後男童竟墜樓身亡,檢警研判是輕生。為了一支手機,竟然做出如此決絕的行為,讓人非常痛心惋惜。

  現代人對3C用品倚賴甚深,甚至出現成癮的現象,而年輕世代的情況更為嚴重。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今年公布的《國際疾病分類》(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中,已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納入。認為是一種真實的疾病,其嚴重性足以導致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的重大損害。

  據衛福部調查,台灣約有百分之八的青少年有網路、電玩成癮風險,因此台灣將跟進WHO的做法,將電玩失調症納入疾病項目。

  既然現代人如此著迷於手機、3C用品,千方百計就是要用,則如能時時使用,應會感到滿足。事實不然,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心理系日前發布一項研究,顯示長時間盯著智慧型手機不放的青少年,明顯活得更不快樂。

  聖地牙哥大學的心理研究團隊,就一份針對全美超過一百萬名學生所做的長期追蹤及訪談,做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結果發現,花長時間在網路上進行社交的青少年(使用社群軟體、發送訊息、進行視訊聊天和投入線上遊戲等),其幸福指數明顯低於花更多時間與人進行面對面交流,或實際從事體育活動的青少年。
愈來愈多人沉浸於社群軟體上的互動,卻不願與人有真實的交流,因此常可以看到一種很弔詭的畫面,就是一群人坐在一起,即使是親朋好友,但彼此之間卻沒有交談寒暄,因為人人握著一支手機,忙著用臉書、Line、或Instagram。就在眼前的人,卻彷彿活在另一個次元的世界裡,這種「科技疏離」,實在很荒謬。
聖地牙哥大學指出,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愈長,愈容易覺得不快樂;在現今的世界,完全禁止使用手機、3C用品,可能也不是理想的做法;研究顯示,最幸福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的時間大約是一小時左右,而隨著跟手機接觸時間增加,不快樂的情緒也會開始上升。

  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公布的「二○一七年4G行動生活使用行為調查」顯示,台灣有百分之五十一點五的民眾,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是兩小時到五小時之間,屬手機中度使用者,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一的民眾屬重度使用者,每天花超過五個小時滑手機。台灣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民眾重度使用手機,這麼高的比例透露出值得注意的警訊。

  愛用手機和3C產品的人愈來愈多,甚至已有家長用3C產品來「養小孩」,如讓小孩看手機、玩手遊等,家長就不必費心管小孩。而馬偕醫院發現,如孩子花太長的時間玩手機、手遊,會讓孩子日常的口語及表達能力,受到負面影響。所以父母別以為把小孩丟給3C很省事,其實很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

  手機與3C產品提供了便利,如果不自覺,人們很容易就會沉溺其中。愈來愈多的研究證實,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改變了人際關係,讓人們失去很多與人的真實互動,甚至也失去深刻的喜樂與滿足。我們要努力從手機和3C產品中,把人生搶回來。不役於物,才能降低科技對人的負面影響。
相關連結:
1: 勿使人為科技所役
附檔: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