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19050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65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江啟昱 校長
編輯/黃明秀老師、江啟昱校長、李文英主任、李成華老師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65期
 點閱次數: 373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8/4/30 人間福報
pic   運動15分鐘 體適能更勝BMI pic
pic pic
pic pic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每七人就有一位是老人,國內外專家在新北市衛生局主辦的「衰弱介入國際研討會」中,提出預防衰弱的新觀念,「肥胖不是病,老了反而應該增點肉」、「體適能其實比BMI更重要」,體適能決定生命的勝負,每天運動十五分鐘就足夠。

  肥胖是病嗎?美國田納西大學教授Mark Stoutenberg指出,與其在意肥胖而減重,不如增加體適能。研究顯示,不管體重如何,體適能愈高者,有較好的健康狀況,反之,體適能下降,死亡率則增加。特別是年長者,應注意飲食並多運動,不應一味減重,把重要的肌肉減掉了。

  Stoutenberg說,多數人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判定是否過重,但有人肌肉量多,BMI也較高,而且身材「壯」一點,不等於生活形態不健康,有些瘦子反而不健康。不少研究發現「肥胖矛盾」,也就是肥胖者雖有較高的慢性疾病風險,預後卻比正常體重者好。若把肥胖當作病,對胖子來說心理很受傷,沒激勵效果,對疾病管理沒幫助。

  飲食調整  多攝取蛋白質
  良好的體適能需要蛋白質來支撐肌肉力量。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潘文涵表示,推廣老年人營養有件事很可惜,就是十多年來奶類攝取量都無法增加,其實只要多喝一杯奶,就能多攝取八克蛋白質,既然「厚奶茶」風行,不如在老人關懷據點推廣奶茶文化,簡單改變飲食習慣,就不用再吃蛋白質粉了。
潘文涵表示,研究顯示,人隨著年紀發胖,但只限於剛邁入六十五歲時,到了七十歲,體重快速下降,男性平均降八點五公斤,女性平均降二公斤。

  潘文涵指出,大部分體重下降與肌肉量下降有關,讓身體耗能隨之減少,進食量也變少,影響肌肉合成效率,使肌肉流失更快,連帶體能活動下降、吃得更少,最終因營養不良導致衰弱症。

  潘文涵說,對於衰弱老人的營養研究多半都重視蛋白質攝取。歐洲建議,老人蛋白質應按每人每公斤體重一點二到一點五公克攝取,且應平均分布三餐,才能隨時合成肌肉;長者每天攝取一千五百大卡以上熱量,蛋白質基本上符合建議,但若不到一千四百五十大卡,熱量攝取太低,蛋白質可能也過低。

  搭配運動  預防老年衰弱
  教老人怎麼吃,必須把營養訊息轉化。潘文涵舉例,泡三合一咖啡時,加入奶粉一起泡,或豆魚肉蛋類多吃一份,奶多喝一杯。特別是奶類,不需要咀嚼,只要喝下去就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矯正飲食並不難的。」若有乳糖不耐症,可以第一周先從一次喝三分之一杯牛奶,第二周增加到喝三分之二杯,慢慢習慣;或用優格或優酪乳取代。

  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說,除了營養,運動也要介入,才能預防或逆轉衰弱。他們徵詢三百一十九名苗栗醫院的衰弱老人,分為四組進行復健實驗,讓老人在家進行肌力、柔軟度和心肺適能等訓練,另教老人怎麼吃。研究發現,運動及營養衛教介入的組別,比起只有單只有運動和營養衛教介入的組別,預防衰弱效果更好。且復健訓練花費支出低,若政府好好推廣運動和營養觀,是全民福音。
附檔: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