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08309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87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謝麗華主任陳秉熙科長
主編/蔡舒文校長
編輯/蔡舒文校長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87期
 點閱次數: 704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8/9/29
pic   國際教育課程扎根 文/白玉玲 臺北市信義區永春國小候用校長 pic
pic pic
pic
主題圖片
pic
    人類是地球上高等智慧的生物,在世代演化中不斷地追求生活環境的改善,同時也帶動資訊科技進步;其快速更迭的狀況,讓同樣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不得不加緊腳步以跟上國際趨勢及世界脈動的速度;學校教育亦是如此,為了讓學生學習符應未來社會及全球的需要,雙語教學、英語融入領域教學、STEAM技育(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and Mathematics)等教學觀念與創新思維逐一順勢而生,而這一切,都是學校教育為了讓學生學習不落人後且能跟上全球脈動所因應而生的教育趨勢與課程;而統整前揭課程的,即為國際教育(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位於首善之都的臺北市不僅強調英語與雙語教學的重要性,體認英語是國際化的入門票也是基本功之外,同時也重視國際教育課程融入各領域教學,並自民國102年起鼓勵學校申請辦理國際學校獎輔導與認證實施計畫(International School Award,ISA),其目的,即期待學校能夠整合國際教育資源,架構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系統,以培養學生本土文化及國際素養,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公民;此外,亦期望學校能透過國際學校獎的申辦與實施,強化教師國際教育議題融入課程設計與教學的能力,深化國際教育教學專業內涵,並結合數位科技的運用,透過跨域共備與跨域共學,廣結國際教育夥伴,落實及深化學校跨國課程合作,讓學生即便沒有踏出臺灣的國門,也能經由教師的課程達到真正的國際互動與交流,增廣見聞,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公民;當然,更期盼學校能夠規劃國際交流的行程,帶著孩子走出去,跟國際夥伴學校做近距離的互動,體驗各個不同國家的多元文化並從中提升全球觀。

    國際學校獎(ISA)是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英國文化協會合作的一項國際教育課程認證,共有三個認證級別,包括「國際學校獎基礎級認證」、「國際學校獎中級認證」,以及「國際學校獎認證」三個不同的級別;倘若學校已獲得「國際學校獎認證」,且學校又在國際教育課程上不斷地加深與加廣,並持續與國際夥伴學校保持課程上的合作關係,那麼,則可再提升為「國際學校獎升級認證」。國際學校獎(ISA)不同級別的認證皆有不同程度的課程面向要落實,例如:要有全球議題的跨領域課程、要有建立在以課程為基礎的國際夥伴學校、要有與課程相關且多數學生都參與的國際教育文化活動、要有符合臺北市國際教育中長程計畫當中推動國際教育主軸的不同實施途徑(approach),最後還要能關注到學生全球素養提升 的情形,以及課程實施後學校對其他周邊學校所能發揮的課程影響力等。

    從國際學校獎(ISA)認證的要求看來,學校倘能一一落實在國際教育課程並切合學生學習的興趣與需求,那麼,學生的國際視野與全球素養必將提升;這其中,還包含了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資訊科技工具使用能力、對經貿、科技、文化及教育各面向的國際議題與不同文化的了解、包容與尊重。以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當中的第一個目標「消除貧窮」為例,課程發展與延伸的重點,即在於喚醒學生對「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的認知與行動;它所延伸出來的課程設計絕不僅是金錢上的匱乏與貧窮的問題探討,還包含有形無形的物質與心理貧窮、人為與自然的資源貧窮、權利與義務的貧窮等;因為貧窮、因為需要食物、因為要求生存,所衍生出來的殺戮、破壞、搶奪、自私、無力、不均等議題,都是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可充分發揮的方向。聯合國判斷極端貧窮的標準是,每人每日生活費不足1.25美元(大約新台幣41元),目前全球有8億3,600萬人仍處於極端貧困的處境,在開發中地區就有1/5的人每天生活費不到新台幣41元,而東南亞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部分地區,就是屬於極端貧困的地區;看來,「消除貧窮」這個議題也跟氣候、環境和資源分配有著極大的關係!因此,國際教育的課程絕非是單一領域的課程設計與發展,而是跨領域的統整性課程。惟有在跨領域的統整性課程發展下,思考國際教育課程的主題與延伸,才能讓國際學校獎(ISA)的課程達到真正的國際化與全球化,學生也才能在學校教師的國際教育課程與教學的薰陶下,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公民。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P)探討未來人才必備的五個能力,包括跨文化認知與理解力、溝通協作力、全球議題解決力、自主學習與批判思考力,以及快速適應變動力 (引自臺北市國際教育中長程計畫) 。天下雜誌也指出:國際教育,不再是空間移動或精通外語,而是掌握五大能力,跟世界一起學習,跨越任意門,做世界需要的人才。強調不管在哪裡,每個人都得跟著世界一起學習。因此,國際教育不應僅是教育學生去發現跨國間彼此外在差異的表層認識,更重要的是,要能透過國際議題多面向的課程延伸與師生互動、國際夥伴學校的相對觀點的互動,才能建構扎實、扎根的校本國際教育課程。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