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26404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913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謝麗華主任陳秉熙科長
主編/江啟昱 校長
編輯/黃明秀老師、江啟昱校長、李文英主任、李成華老師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913期
 點閱次數: 206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9/3/29 原住民電視台
pic   武塔國小尋根旅 學童踏訪Haga Paris傳領 pic
pic pic
pic pic
  武塔國小20位學生,28號一早,從山毛櫸步道登山口出發,踏上尋根之旅。 山毛櫸步道,坐落在南澳北溪源頭跟莫很溪的分水嶺上,步道一路橫切,會跟早年Haga Paris部落族人,下山以物易物的路線十字交會。此地也正是當地所稱的「yax plasai」,是當時南澳群泰雅族人下山的必經之路。 

  (宜蘭縣史館長 廖英杰:我現在手指的這個地方,現在的武塔國小,就在這個地方,那舊武塔在這個地方,所以以前老武塔,它的單獨另外一條路,可以從老武塔的對面,爬過去,一樣到北溪,就是現在市區溫泉,再上去的地方,再從這邊出去到蘇澳去換東西。) 

  爬山過程格外艱辛,甚至有學生爬到兩腿發軟,但也更加體會,早期泰雅族人跋山涉水、翻山越嶺的辛苦。 

  (武塔國小學生 Yubah Umin(韋紫芸)泰雅族:爬這個很累,(還有什麼收穫嗎),可以感受到他們(祖先),走這些路有多辛苦。) 

  一路上,武塔國小老師,帶領學生辨別野外植物,同時訴說部落的遷徙故事。提到,以前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專屬路徑,獵場領域涇渭分明,因此,古徑也是部落間,傳統領域的分界線。 

  (武塔國小教師 Wilang Mawi(韋文豪)泰雅族:這個稜線,銅山是這個,不是這個,左邊這棵,它的背後就是舊武塔囉,就是南澳南溪的源頭,所以古道很特別,它不是只有物資交換會使用,它同時也是跟部落,傳統領域的界線。) 

  行經3.8公里路途,武塔國小師生終於登頂,遠眺南澳北溪發源地,學生開心地唱出校歌跟泰雅傳統古調,要告訴曾經在這地生活的祖先,我們回來了。 

  (宜蘭縣史館館長 廖英杰:這條路的整個歷史,其實非常被被清楚調查出來,所以我們覺得,孩子來到這個地方,他才能真的知道,過去泰雅族獵人,其實不只是在山上打獵,其實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傳統領域跟自己的道路,那才是真正的完整的一個族群的歷史的一部分。) 

  (武塔國小教師 Wilang Mawi (韋文豪) 泰雅族:不管是人對人之間、人對土地、自然之間,這是我們自己跟這片土地,幾千年就在這裡建立起來的生活模式,要抓到這個才是重點。這樣子我覺得,對小朋友他在學習主流的東西,如果他抓得到這個,他的態度跟精神,我覺得不會輸一般的平地人,我覺得他是很卓越的。)

   (武塔國小學生 Kaman(江永靈)泰雅族:收穫是可以走以前泰雅人走過的路,也知道以前,泰雅人怎麼去換東西,然後也知道很多樹種的名字,譬如說,玉山箭竹,還有紅檜,(紅檜的泰雅族語叫什麼),Parung。) 

  (武塔國小學生 Pasang Pihu(林瀚)泰雅族:你阿嬤以前,就是走這個古道去換東西的是不是,嗯走山邊,拿豬肉還是什麼去換鹽巴之類的,讓我覺得很驕傲。) 

  武塔國小早在民國96年,就開啟舊武塔部落巡勘活動,至今已有12年歷史。今年2月,學校正式轉型民族實驗小學,也適逢設校50週年,因此校方一改往例,帶領學生踏訪這趟古道巡禮。 

  (武塔國小校長 Ciwas Sayun(白淑淓)泰雅族:以往呢,我們巡勘的路線,都是循著南澳古道到武塔部落。今年適逢我們學校獨立設校五十週年,我們學校的哈卡巴里斯的小孩,也可以回到自己的傳統領域。) 

  校方期盼,透過每年「尋根之旅」,幫助孩子走回祖先生活千年的歷史場域,找到回家的路,也因此了解自己是laqi tayal 的身分。

  【Ciwas Yamai(蔣淮薇)/uliw(李承遠) 宜蘭大同】
附檔: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