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30570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928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謝麗華主任陳秉熙科長
主編/陳弘偉校長
編輯/陳弘偉校長、鄭綺瑩老師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928期
 點閱次數: 1550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9/9/17
pic   教學現場需要更多的3D列印機嗎?-淺談藝術教育中「創作」與「操作」的迷思【張世瑒/臺北市國教輔導團藝術領域輔導員】 pic
pic pic
pic pic
以學習者為中心

  2007年美國的貝格曼(Jonathan Bergmann)與山森(Aaron Sams)為解決學生缺課問題,利用YouTube上傳教學影片,產生了問與答的互動,激發觀者的主動式學習,成為翻轉教室的先驅;2012迄今最熱門的議題之一,便是在教育中融入「創客」(Maker)精神:這是源自於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起的Fab Lab(個人製造實驗室),以及最著名的民間車庫文化成功案例-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後來延伸成全球熱愛科技、手做DIY的人群所形塑出來的自造者文化,現階段廣泛運用於自然科技與藝術教育,讓跨域教學有了新的詮釋。

  上述兩個例子看似毫不相關,卻都暗示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相對於傳統單向式教授、刻板的填充式教學來說,學生們更喜歡主動探究以及自己尋找答案。


追求新技能的雙面刃

  藝術教育為了達到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目的,「引起學習動機」和「改變教學模式」儼然成為教育工作最大的功課之一,也是最難達到的一門學問,追求時下流行的新技能成為一條美麗的捷徑,同時也是一把可怕的雙面刃。太多為了「引起學生動機」而盲目追求新穎科技載具所建構出來的教學策略,偏頗在「如何依照步驟學得新技巧」,而忘了思考「為什麼我們需要這些新技巧?」

  我們並不否認,新的載具、新的媒體與新的技能是必須學習的,它更可以讓孩子順應潮流、與時俱進。但無論是陶土捏塑還是3D列印,是雕刻刀還是雷射切割器,都會面臨相同的問題:這些媒材、器械都只是「工具」與「媒介」,要避免孩子成為「依照指示與步驟完成任務的工匠」。


「操作」與「創作」
  創客(Maker)之所以迷人,不是因為3D列印機的先進,這個道理就猶如我們欣賞版畫,不是因為雕刻刀的鋒利,而是在於將創作者的想法變成藍圖,並透過一次次的設計、手做、試驗到產出,是一連串的從「想」到「做」的過程。而這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如何「解決問題」,這即是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核心理念。反之,當我們習慣於精密器械的正確操作,僅追求技術,很容易就陷入了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機械式流程,而讓「被動操作」的強度大於「主動創作」。

  藝術大師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曾在一段話中表述了「創作」與「操作」的不同。他對五歲開始學畫的女兒說:「妳是創作者,妳覺得好,就是好;妳若覺得不好,那就不好。妳對自己創作的觀點,才是最重要的。」倘若畢卡索要求女兒必須先學習油彩與松節油的正確比例、並要求跟爸爸描繪得一模一樣,我想結果會大為不同。最終,畢卡索的女兒帕洛瑪(Paloma Picasso)成為了知名珠寶品牌Tiffany & Co最矚名的設計師之一,並長達34年之久。
    

尊重個人意識、啟發多元智能
  筆者走訪日本、馬來西亞、英國、中國大陸…等地,並實際探究不同城市、不同學校的藝術教育,對照臺灣這30年來的變化與耕耘,發現臺灣藝術教育亦能汲取各種學說理論,海納百川。這些優秀的城市與學校,相同的理念就是逐步建構並突顯創作者「個人意識的自主性」與「獨立思考的特殊性」,在有限的SOP流程中,儘可能讓學生的創造力起飛,讓更多的天馬行空衝破囹圄,並淡化更多「臨」與「摹」的「再現」教學。

  我們很慶幸逐漸減少樣式化的操作,諸如「先打底、再上深色、後上淺色」之類的規範,創作部分「對與錯的界線」也逐漸放寬;「寫實與否」更不是教師進行作品評量的單一標準。

  藝術教育,理應順應不同人格,啟發其多元智能:視覺型的孩子或許更適合理性的模擬或描繪;觸覺型的孩子或許更該嘗試感性與不受拘束的捏塑或揮灑;善於理解、喜歡表達的孩子或許更熱愛鑑賞教學,透過口頭發或寫作進行評論;空間感強烈的孩子或許可以透過堆疊、計算、3D軟體運作,嘗試超越平面的創作形式;邏輯性強的孩子或許還能將電路、自然科學與生活美學結合,進行互動裝置作品設計。從啟發多元智能的角度切入,跨領域教學也可以自然的發酵。

  無論您使用的是雕刻刀還是雷射切割器,藝術教育不應該被載具或媒材框架。讓孩子享受藝術創作的學習過程,學習發現問題,學習解決問題,並享受創作產生的單純樂趣,才是藝術教育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