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269
電子報內容
   第658期
【2014/5/8
  5月11日土星衝
主題圖片
201405112100-saturn
 外觀像是「樂樂球」一樣,帶著漂亮光環的土星將在5月11日衝,這是一年中土星最大、最亮之時,土星衝的前後數週都很適合觀察土星。臺北天文館第二觀測室每週六晚上7~9時開放利用口徑20公分的望遠鏡觀賞天體,有機會不妨和親朋好友一起來天文館用20公分望遠鏡看看這顆著名的太陽系行星。
  
 土星衝是土星與太陽分別位在地球兩側,土星與太陽的赤經度數相隔180度的位置。5月11日2:28土星到達衝的位置時,位在天秤座,日落天黑後位在東南方天空,午夜時移動到南方仰角約50度的天空,天亮前由西南方沉落至地平線下。亮度0.1等,距離地球約8.8997 AU(約相當於13億3500萬公里),視直徑約18.7角秒,加上土星環之後的視直徑為43.5角秒;傾角則為22度,很容易看到土星環。事實上,在5月6日至17日期間,土星視直徑都維持在18.7角秒,是今年內土星看起來最大的時候。
  
 由於土星非常容易觀賞,以小望遠鏡即可看到土星環特徵,因此並非只在土星衝時才能觀看土星。從即日起一直到今年10月底之前,均可在傍晚見到土星;只是土星衝過後,每晚可見土星的時間愈來愈短,亮度愈來愈低,視直徑也愈來愈小。
  
 以肉眼觀察,只能見到星點大小的土星;透過低倍率望遠鏡,可以看到土星本體和像耳朵或杯子把手般的土星環,還有土衛六等比較明亮的衛星;天氣晴朗而穩定時,高倍率望遠鏡中可見土星表面的雲帶特徵、土星環,和將土星環分隔成A、B、C三個主環的卡西尼環縫和恩克環縫等特徵。

關於土星
  
 土星是離太陽第6近、同時為太陽系中第2大的行星,主要組成成分為氣體和冰,擁有62顆衛星。由於自轉速度非常快,自轉一圈僅需約10.6小時,使得表面雲層被拉成帶狀,但因表面雲層的特徵都不明顯,讓土星成為到目前為止唯一還無法確定精確自轉速率的行星。
  
 土星環主要組成則為冰粒與塵埃,沿著土星赤道寬達114,000公里以上,相當於地球直徑的8倍之多呢!然而這麼寬的光環,平均厚度卻僅有20公尺,在地球與土星都繞太陽公轉,彼此相對位置一直改變的情況下,光環看起來的模樣也隨之改變,有時甚至因為光環恰好薄薄的側面面對地球而發生望遠鏡中看不到光環的土星環消失事件。400多年前的大天文學家伽利略從1610年開始觀察記錄土星,首度發現土星環的存在,可是他看到的光環有時像三個黏在一起的小球,有時將之描述像土星長了耳朵,有時則是光環不見了,土星看起來就只是個普通的圓盤狀行星,使他百思不解,直到1659年才由另一位天文學家惠更斯揭開謎底。

 以上天象更詳細的圖文資料,可至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天象預報項下取得,歡迎多加利用!
(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1&idx=772)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研究組 聯絡人:張桂蘭、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