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387
電子報內容
   第658期
【2014/5/13 國語日報
  今夏聖嬰來襲 當心秋颱、暖冬
 西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溫度,從三月起逐漸升高,並向東移動,中央氣象局預測,很可能在今年夏季發展成為聖嬰現象。天氣風險管理顧問公司氣象總監賈新興分析,聖嬰發展海域如果位於赤道中太平洋,就要注意全年侵臺颱風比東太平洋聖嬰年多,秋颱侵臺機率超過六成,也相對比較高。

 賈新興說,新一波聖嬰從三月起逐漸發展,根據海溫監測資料及各種預報模式顯示,很可能在夏季成形,成為全球氣象學界矚目焦點。

 聖嬰如果在夏季成形,菲律賓、印尼和印度等主要稻米生產國,降雨就會明顯偏少,可能導致農作物減產,影響全球糧食供應。對臺灣而言,除了今年出現暖冬的機率偏高以外,大家最關心的是侵臺颱風是否跟著增加。賈新興分析,從一九五八年到去年,共出現了十三次聖嬰現象,全年平均生成二十七點七個颱風,比氣候平均值多兩個。聖嬰年侵臺颱風數量,跟氣候平均值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聖嬰發展海域如果是在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不但全年侵臺颱風達三點五個,比在東太平洋發展成形的聖嬰年多一個,而且出現秋颱,在十月到十二月侵臺的機率高達六成七。秋颱的颱風環流很容易跟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引發災害性暴雨。
 
【李宗祐/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