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378
電子報內容
   第805期
【2017/3/2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中市外埔區食農教育基地 城鄉交流學習
臺中市外埔區馬鳴國小利用校園旁已休耕十餘年的農田,進行全程不施農藥的無毒的食農教育課程邁入第五年。1日插秧活動更吸引今日幼兒學校,由董事長及校長帶領35位師生前來體驗並捐贈偏鄉學校最需要的英語教學資源,是一場很有意義的「城鄉交流,能力交換」的學習活動。

臺中市外埔區馬鳴國小師法農夫與大地,利用校園旁已休耕十餘年的農田,緊密結合社區農夫情誼與資源,進行全程不施農藥的無毒的食農教育課程邁入第五年。帶領學生下田插秧種稻,103年、104年連續榮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食農.食米」養成教育推廣計畫在成果評比中部四縣市(臺中、彰化,南投、雲林)第一名,105年度更獲選為全國前五大績優學校。

今年第一期稻作與外埔區農會四健會辦理「稻香學童種稻計畫」,讓學生學習三項主題課程:「稻香勤」以勤勞種稻體驗活動,讓學童認識並喜愛在地稻米。「稻香心」:稻栽種期間用心探索拍攝微電影,培養手腦並用科學精神。「稻香情」結合稻米料理體驗活動,建立稻米文化情感。

1日插秧活動更吸引臺中市市區今日幼兒學校,由董事長及校長帶領35位師生前來體驗並捐贈偏鄉學校最需要的英語教學資源。沈伯修董事長於活動前贈送馬鳴國小英語讀書,鼓勵偏鄉學生學習英文,沈妙玲校長更安排於今年暑假來馬鳴國小擔任英語教學志工教導學生英語閱讀學習。

本次插秧體驗是一場很有意義的「城鄉交流,能力交換」的學習活動,住市區的今日幼兒學校學生們難得能到鄉下田插秧個個笑容盈盈,在有插秧經驗的馬鳴國小學生陪伴下,第一次下水田中從害怕、驚訝中轉為喜悅的歡笑,體驗到種稻辛勞,對米食也更加喜愛珍惜。相約在稻子成熟要品嚐自己栽種的稻米。

體驗活動後馬鳴國小準備用學生種植白米做成的麻糬及家長會張松逸輔導會長,提供自家種植無毒栽種黑木耳露,讓參與活動師生品嚐真食物的味道,真正實踐了食農教育「從農田到餐桌」、「地產地消」、「食當地時當季」的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