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467
電子報內容
   第819期
【2017/6/10
  跨校社群的共同觀、議課,看見教育的可能與契機 【文/黃儒傑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在機緣巧合中,參加了二年的新生國小(吳興國小)群組的共同觀課、議課。在邢小萍與鄭福來校長的帶領下,我看到了教育的改變與成長的契機,也看到許多非常用心、高度熱忱的教師願意打開課堂,讓大家透過在觀、議課中共同學習與成長。每個學校公開授課的教師背景多元,包括了主任、資深優良教師、學有專精的教師、或是初任教師,雖然對此種教學理念的「年份」差異很大,有的很陌生、不熟悉,有的常年參與讀書會,有的功力深厚,但是大家都帶著學習的心,無私的付出與參與,告訴大家看到學生哪些學習的產生及自己的收獲與成長。在觀、議課中,看到學生們的專注學習、互學、共學,以及校長、主任與教師們的互學、共學,真的覺得這樣的課堂風景好美。

  在這兩年的參與過程,也讓我有許多的省思與成長。教師把「我執」逐漸變小,成為教室的配角,而把教室的主角逐漸學習責任遞移到學生身上,像是「無為而治」般有效教學表現暗默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互學、共學成為課堂中主要的學習互動行為;反而,教學快樂了、學習快樂了、客人減少了、學生參與多了、學生潛能被激發了。換言之,老師的教學表現變少了,學生的討論與互學變多了;老師的話少、音調變小聲了,學生討論互學的風景愈被引出與關注;老師的引導愈無形,學生的互學能力愈好。在此種情境中,教師角色改變了,然而備課卻是更辛苦了。不能再依賴聖經(教科書)來教,因為要設計符合這間教室學生的能力與興趣,找出最適合的挑戰性活動,讓學生能夠伸展跳躍(jump)引發學習。難度增加了,但看到學生快樂、專注的學習,我相信在授課老師的眼中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老師投入更多,卻要能夠放下身段,成功不必在我,讓學生成為教室的主體,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教育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