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115
電子報內容
   第819期
【2017/6/8 人間福報
  陳超明:出校門面臨就業門檻
 大學生應把自己當國際人才!」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表示,大學設英語畢業門檻是「必要之惡」,就算學校廢除門檻,學生畢業後還是得「走出去」,面臨「就業門檻」。他直言,如果學生不在乎英文能力、國際競爭,那就不要抱怨低薪。

 東吳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林茂松說,以目前企業徵才狀況,像樣一點的公司,都要求多益六百至六百五十分以上。若以空服員為例,需有多益五百五十分的英文程度。

 林茂松表示,我國教育部的高中生英文單字標準是七千字,可是學生實際上大概只學五千字,但其實只要熟悉其中三千字的運用,多益就可考五百五十分。政大訂定的多益六百分門檻,「只是普通而已」。清大要求多益七百五十分,林茂松認為,確實高了一點,但對頂大學生來說,應該還是差不多。

 「學生反對英語畢業門檻,一出校門,馬上得面對企業就業、面試的英文門檻。」陳超明指出,學生主張廢除,只不過是不願承擔任何壓力,「但未來職場壓力才大。」他認為,畢業門檻應改為「就業門檻」,現在很多「像樣一點」的工作,幾乎都要求基本的英語能力,「學校不考,畢業還是要考,不然連履歷都遞不出去。」他舉例,三星去政大徵才,要多益九百分才能應徵。

 陳超明說,有些學校甚至把門檻訂得很低,「全民英檢初級、多益三百五十分,是在欺騙自己」,毫無意義,因為根本無法應付職場需求。「具備高階英文能力,加上專業、良好的工作態度,這些才是高薪的基本門檻。」【本報台北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