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534
電子報內容
   第823期
【2017/7/6
  性平議題、閱讀與數學的邂逅 【文/莊國彰 臺北市三民國中校長 】
 因接觸而實做,因實做而感動,進而創造議題融入教學的新契機。為了協助學校輔導室辦理全市性平議題融入教學,承辦全市國中數學領域教師工作坊,決定以辦理公開授課,代替一般的講師演講說明;藉由共同備課,從說課,觀課到議課;讓與會的老師們參與了解議題融入教學的可能性,藉由師生的回饋,感動老師並達成未來實做的可行性,進而成為議題融入教學的種子教師。

 當初決定做公開授課後,就好運連連,證明有願就有力,找到了很多的人力資源;首先同校的數學領域教師團隊,願意一起參與共備與公開授課;接下來是臺北市性平輔導團的夥伴們參與共同備課,以她們的教學經驗提供案例分享,並提供意見諮商;再加上自己為北市國中數學輔導團員兼十二年國教數學課綱委員,能掌握核心素養與教學的核心問題;決定以現行的教材,搭配年級課程,擷取其中一部分內容融入教學,做為師生對話的素材;此時八年級課程內容為等差級數,七年級則挑選比與比例。由於自己曾閱讀一本書~博士熱愛的算式,其內容描述博士、管家與根號(管家的兒子)之間溫馨感人的故事,其中一段的內容正好描述等差級數的求和公式;因此欲透過文本的閱讀,融入閱讀指導策略,達到性平議題融入教學的功效。更感謝臺師大數學系楊凱琳教授鼎力協助,提供不少閱讀指導的寶貴意見,促成了這次的性平議題,閱讀與數學的邂逅。

 透過閱讀學習閱讀理解三層次~檢索與擷取、解釋與澄清、反思與批判。讓學生與文本對話,鼓勵學生自己提問;以往教學活動中,都是由老師設計安排好的問題,讓學生回答與解決,而忽略了學生也能提出好的問題!事實上,當學生可以提出問題時,正是學習活動的開展。當然學生不容易提出問題,可以先藉由模仿,實際操做後了解提問題的要領;在教學中,多方面鼓勵學生實做,在檢索與擷取的提問比較容易達成;而解釋與澄清的提問,需要讓學生學習將問題特殊化做檢驗,再類推到一般化。最後的反思與批判,教師必須有意識的鼓勵學生將學習上的洞察與實際生活作連結,深刻的將學習知識與個人生活加以連結整合,教育學生一套觀看、思考及探討生活世界的運作方式,讓學生具有性平的自覺、敏感度提昇,建構性別平等、互重以及和諧的觀念。

 當整節課接近尾聲時,老師拋出的問題是:博士一定是男生嗎?管家一定是女生嗎?性別會不會限制所從事的職業呢?為什麼?傳統上都認為應該男主外,女主內;你認為男主內,女主外也是可行的嗎?請提供解釋來支持你的論點。教育即生活,從預定教學進度中,尋求適合融入性平教育的單元。著重個別差異,而非性別差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其性別意識及參與程度,進而有助於建構性平概念。性平等教育目標是要激發潛能,開創未來,避免受限於當今社會傳統的性別角色,除去性別歧視對教育的影響。性平教育的概念澄清機會無所不在。尤其是新聞、新興課題,作為引起動機的題材。希望能藉由這些隨機教材,刺激學生更多覺察生活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