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608
電子報內容
   第824期
【2017/7/17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夏日太陽下工作 學會 5 招好自保

 近年夏季高溫屢創新高,且臺灣屬亞熱帶氣候除高溫外亦常伴隨高濕度,戶外工作者可能因工作屬性而需經常曝曬於豔陽下,如果不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又大量流汗,就可能造成脫水。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戶外工作者要預防熱傷害,五點作好自我保護:「避免太陽直曬、充份補充水份、穿著涼爽透氣之衣物、認識傷害徵兆、具緊急處置能力」。

 儘可能避免於中午時段長時間進行勞動作業,將工作時間調整到早晨、下午 2 點以後,並適時使用遮陽布簾、利用電風扇或灑水裝置降低環境溫度,並應於陰涼處休息,減少大量汗水流失。定時喝水,每天至少 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穿著涼爽透氣衣物,採用棉質衣服,或能阻隔紫外線照射的功能性衣物,或擦防曬乳以保護皮膚,另提醒眼睛也需以太陽眼鏡保護。要能辨識熱傷害發生症狀,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並注意自己身體狀況,以隨時採取因應措施。工作時應隨時注意身旁同事身體狀況,若有出現熱傷害症狀時,務必迅速自行或將該人員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