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197
電子報內容
   第829期
【2017/8/21 東森新聞報
  大陸小一生讀古文「愛文化」 台灣:文言文學了又沒用
 12年國教課綱「調降文言文比例」,引發正反兩派論戰,贊成的人認為「文言文學了又沒用」,反對的人則說「文化跟文字丟掉,台灣還剩什麼?」大陸教育部則在最近頒布新一期教科書,從「小一開始就要學古詩文」,小學文言文比例30%、中學以上則過半,並規定「全部人統一使用部編版」。

 根據《揚子晚報》,大陸部編本教材的總主編,也是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表示,部編本強調的是「傳統文化」的守正觀,要讓學生了解文化的美感,除了音韻、文字本身的美,內容上也要美;另外,撇除以前「先學拼音後學字」的方法,改成先學字、在學拼音,「要讓學生一開始有印象的是『漢字』,拼音只是輔助擴展學習」。

 選文從先秦的《詩經》到清代的詩、文,詩詞等韻文也有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散文部分有強調哲學思考的諸子散文,也有歷史散文、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雖然課數減少,但文言文比率明顯增加;溫儒敏說,要改掉家長對學生「要求背誦」的習慣,真正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文化。

 不過反對文言文的人則認為,國文課中白話文的比例太少,有學生直言,「以前老師教到白話文,都叫我們自己看」,如果連平常的話都說不好了,「被古人綁架,就能了解文化嗎?」現代優秀的作家這麼多,為什麼要了解文化,只能從文言文開始?【記者盧映慈/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