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235
電子報內容
   第832期
【2017/9/7 人間福報
  廢材打造鳥巢教室 學生期待開學
  「教室一待就是六年,怎能忍受很醜」,新北市崇德國小老師黃國平擔任班導十八年,有感傳統教室單調乏味,於是動手布置,從布告欄到教室外觀,營造多元風格,甚至還以小巨蛋為發想,用廢材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鳥巢教室。

  最近他的創意被新北市教育局採用,並與IKEA團隊合作,教室重新粉刷、換上鮮豔窗簾、座椅重新排列後,變身一座遊樂園,學生上課充滿歡樂氣息。

  談到傳統學校,許多人心中浮現的畫面,都是死氣沉沉的牆面,或是對高矮胖瘦學生一視同仁的課桌椅,鮮少人會想到,「空間營造」也能是啟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契機。

  「教美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從生活中做起」,黃國平會在開學前兩周主動布置教室,每次布置的靈感是取自生活,例如百貨公司的DM封面,或是著名的設計建築等,有時也會請同學一起參與設計,一開學,學生宛如收到大禮,興奮地對在教室內東張西望。

  「教室是侷限,想像是無限」,黃國平認為,學生每天最清醒的八小時是和老師一起度過的,這段學習時光非常可貴,「教室應該是柔軟的地方,讓學生愛上學習」,他發現教室重新布置後,學生會帶抱枕、被子到教室,營造出屬於自己的空間。

  為了讓孩子知道生活有很多無限的可能,可以很簡單完成,他會把毯子與抱枕疊放在講台上,變成簡易沙發,他希望學生巧手變出不同東西,領悟到自己不只來這邊讀書,而是在學校裡生活、聊天、玩遊戲。

  「透過教材灌輸孩子美感教育,可能太過抽象或理念化,不如讓孩子動手做,更有充實感」,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指出,孩子還能從中學到邏輯觀念、色彩調配及空間布置等經驗,絕對比口頭講說更能深植孩子心中。

  面臨少子化的時代,秦夢群鼓勵老師都能投入教室改造,尤其是偏鄉學生少且空間更寬廣,可改造的空間更多,有助於幫助孩子多元學習。

  黃國平也認為,偏鄉是最好營造的場所,「可以發揮的空間更大、更多」,他建議老師不要拘泥於經費,「廢物再利用就是很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