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297
電子報內容
   第839期
【2017/10/27 國語日報
  「社論」公民教育的失敗
 科技部修訂「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規定從今年十二月起,首次申請研究經費補助的計畫主持人及參與研究人員,都要參加學術倫理教育課程,在社群網路引發學者群起反彈,資深教授更公開批評科技部此舉是欺負菜鳥學者。

 國內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接二連三傳出抄襲造假事件,科技部在輿論壓力下,除了公開宣示成立「研究誠信辦公室」,專責處理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外,更修訂研究補助規定,希望扭轉學術界抄襲歪風。

 然而,科技部這次僅針對首次申請研究經費補助的學者,要求他們如果來不及在申請計畫前上完課,就必須在研究開始執行後三個月內完成補課,不但作法鄉愿,更是鴕鳥心態。近幾年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引發輿論譁然,主要是論文共同掛名作者常見學界大老或資深學者,但科技部卻把他們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作法與心態都可議。

 誠實,是我們從小到大,父母師長不斷告誡的事。如今科技部卻要求諸多擁有博士學位的年輕學者要重新接受學術倫理教育,不抄襲、不造假,不就等於宣告我國公民教育澈底失敗嗎?

 事實上,不遵守學術倫理的關鍵,不只是年輕學者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