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366
電子報內容
   第851期
【2018/1/19 國語日報
  校園藏空汙危機 民團促建PM2.5安全地圖

 消基會去年十月到十二月,在六都及新竹市、雲林縣等縣市的十六所國小,於學生上學、在校及放學三個時段,調查校園環境空氣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昨天公布臺北市、新竹市兩校的調查結果,發現北市國小的PM2.5在校園周邊巷道塞車時,濃度增加最多,達每立方公尺十三微克,顯示空汙並非只來自氣候或境外汙染源。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空汙來源很多,包括校門口接送學童的汽機車排氣、路上汽機車排氣、大型遊覽車排氣、廚房烹調排出廢氣、早餐店排出油煙等;校園內也有空汙「熱區」,他舉新竹市的國小為例,當大型遊覽車經過時,操場的迎風面幾乎瞬間「紫爆」;教育局處要求空汙嚴重時,學童不得進行戶外活動,但學校是開放空間,通風良好,室內、室外空汙狀況一樣嚴重,連地下室也不安全;留在室內時,如果欠缺合適的時間,學童暴露於PM2.5的風險可能更高。

 凌永健說,各校都參考環保署空汙預報數值,但這並非即時數據,很難及時預防,學生仍會暴露在空汙環境中。為保護學童健康,呼籲家長接送學童時間要縮短,避開汽車高度排氣時段,也要戴可濾掉PM2.5的口罩。

 消基會也呼籲政府單位,必須分配一定比率的PM2.5防制經費,學校每間教室室內、戶外、交通頻繁路口都應設空氣盒子,校園內也要建置PM2.5安全地圖,標示低PM2.5風險走道、PM2.5警訊標示點及安全場所;校園內也可增設綠化設施,例如植栽、水霧牆等,協助淨化空氣。

【阮筱琪/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