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503
電子報內容
   第858期
【2018/3/8 國語日報
  家長沒收手機釀悲劇 專家:親子溝通應立即、勿隱忍
 日前臺北市發生一名國小五年級學生,疑似因為家長沒收手機,與家長多次爭吵而心情鬱悶,竟在學校跳樓身亡。對此,親職專家表示,孩子出現這麼激烈的反應,代表親子之間的衝突累積已久,手機事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建議親子溝通應該立即且就事論事,怕引發衝突而隱忍,反而無法進行管教。

 親職作家羅怡君認為,一般小學生不會出現這麼激烈的反應,可能是模仿社會負面事件,家長更要注意;孩子不能使用3C產品就與父母爭吵,代表他想要獲取同儕認同,遠超過對父母的依賴,而沒收手機,則讓孩子失去社會連結,覺得更加孤單。

 羅怡君表示,有些父母責怪孩子沉迷3C;但反過來看,教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也是父母的責任,可以讓孩子知道,花時間在手機上,其實犧牲掉更多進行有趣活動的機會。父母應該花心思與時間陪伴孩子,一起探索手機虛擬情境外的真實世界。

 親職作家彭菊仙表示,現在的孩子比較早熟,可能十一歲就進入前青春期,教養方式也須跟著調整。如果採取權威嚇阻的方式,反而會引起反效果,建議與孩子轉為合作夥伴關係,讓孩子先訂立使用手機的規則,再一起討論修正。

 張老師基金會督導涂琦認為,現代社會免不了要使用3C產品,但孩子年紀小,應該與父母約法三章,雙方建立遊戲規則,愛與規範並行;爸媽也得以身作則,讓孩子心服口服。如果管教出問題,可以求助學校輔導室及張老師基金會等機構。

【沈育如/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