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390
電子報內容
   第860期
【2018/3/26
  照見初心 創建未來 【文/張幸愉 臺北市立萬華國中教務主任】
  著名攝影評論家John  Szarkowski曾經將攝影作品欣賞畫分為二,分別以
「窗」或「鏡子」的角度。開「窗」,意味著帶領欣賞者看待窗外多元題材與風土民情;「鏡子」,則是期待觀看者一起深究攝影者內心反映的世界。

 對我而言,這樣的譬喻與教學生涯的成長歷程,似有些相同的元素;前瞻與內省之間,我,一個基層教師,除了關注多元發展的教育環境、與時俱進,也需時刻觀照自己內在真實的感受、豐盈自我。

 回顧過往,每一次打開窗,例如至優質友校參訪,總是能更加開闊視野,體現學校經營呈現的豐富樣貌與各樣可能,學習教育夥伴如何堅定信念克服困難,在教育園地耕耘出一片青翠燦爛;例如幾次師徒教導與校務實習的歷程,在深入會談及影子學習中,師傅們傾囊相授的熱情令人感動,各校開展的亮點和熱度令後學心嚮往之,而各校創造學校獨特價值之藍海策略、實務踐行所累積的經驗與無價智慧,無不值得我再深深體會;又如藉由異業學習的機緣,領略各領域菁英自信風采,除貼近社會脈動,亦深感現代人的幸福;拜網路之賜及工業4.0時代到來,在「TED」上我們可快速接收全球觀點、「可汗學院」等平台提供有心向學者另扇學習之窗,在「雲」的世界,大數據、物聯網等大量資料快速匯聚處理。正乘著從所未有且仍不斷加速列車往前的我們,難道不深思「永無止境的創新,來自冒險、熱情與抱負!」又教育場域的各類研習和分享,驚豔教育界臥虎藏龍的學能展現,若能形成各式「團隊」,擴展教育正向力量及動能,臺灣的未來豈不值得期待!

 而透過教學生涯中的日常點滴,映照內心,時反覆自省的,其一是教育理念價值的不斷確認和澄清,包含現實中教育兩難情境如何克服,又擔任行政工作歷程中,對學校願景、核心價值至行動策略其間的脈絡連貫,是否一致;其二,檢視個人的系統思維是否一致,面對諸多教育議題,究竟其涉及教育本質目的之價值選擇改變,或僅就精進與創新的技術面討論,我發現,置於教育系統「脈絡」中,議題的「定位」往往更為清晰,因而鼓舞自己的「能」與釋懷自己的「未竟」;而最困難的,在於面對真實的自己:「如果內心有一個夢想,放手去實踐吧!」,那種勇敢與無懼是否還存在?任教之初,述說「夢想」時,眼中輝映的光芒,是否還閃耀?回答自己的同時,也能找到答案。

 我喜歡我的工作。陪伴學生成長之際,我「開窗」即能更寬廣,看到無限可能與驚奇;我觀鏡,便能更深入探照自己,繼而決定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