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429
電子報內容
   第870期
【2018/6/2 國語日報
  情殺案防汙名化與模仿效應
 日前連續發生幾起殺人案,其中兩起案件的凶嫌,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經過媒體鉅細靡遺的報導,引發社會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恐慌,甚至有貼標籤或是汙名化的現象。

 就連幼童搭乘捷運遭陌生男子拍打,網友錄下影片上傳網路後,網友的議論與媒體的報導,在第一時間尚未了解前因後果,都指稱該男子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直到家屬道歉,才知道男子是自閉症,有溝通障礙。

 事實上,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犯罪率,並未有明確數據證實大幅升高,或許只是短時間內的案例巧合,才使得民眾產生這樣的錯覺。此外,雖有研究顯示,某些類型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容易觸犯偷竊等罪,但是在重大案件中,他們多屬於受害者。因此,實在不必將精神疾病汙名化。

 然而,畢竟這類凶殺案駭人聽聞,媒體報導時,往往易於過度詳細描述犯案細節,反而可能造成社會恐慌與汙名化效果,甚至在未來引發模仿效應,不可不慎。

 多數精神醫師認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情緒障礙,只是多數人會循健康的管道抒發排解。一旦長期無法解決,情緒障礙困擾程度嚴重,才有可能形成疾病。若是家中有人疑似患有精神疾病,最應該做的是尋求專業協助,包括心理諮商或就醫,才能真正有效的獲得幫助。

國語日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