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283
電子報內容
   第872期
【2018/6/15 國語日報
  讓減塑成為生活習慣

 環保署日前公告,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場所,從明年七月起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給內用的消費者,引發輿論批評,官員建議用湯匙吃珍珠奶茶,與庶民生活完全脫節。

 環保署這次參考歐美城市限制使用塑膠吸管經驗,擴大限塑範圍,立意雖然良善,思慮卻不夠周延,忽略此舉可能對臺灣特有飲食文化的衝擊。尤其珍珠奶茶已是聞名國際的臺灣美食,除了好吃以外,用大吸管把粉圓一顆顆從杯底吸上來慢慢咀嚼,才是令人愛不釋手的品味方式。

 臺灣每年約使用三十億枝塑膠吸管,不但回收處理耗費資源,也可能破壞環境生態,如何減量是當務之急。但環保署在引進國外經驗前,如果能因地制宜,彈性調整限制對象,或者事先規畫可行的替代方案,就不會橘踰淮為枳,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反而使立意良善的政策窒礙難行。連蔡英文總統都想問環保署:「喝珍珠奶茶不用吸管,是要用什麼?」

 塑膠垃圾氾濫已是全球環境問題,聯合國今年就以「塑戰速決」為年度環境日主題。然而塑膠產品成本低,使用範圍廣,各國現階段仍難以透過立法全面禁用。如果能把減塑潛移默化為大眾生活習慣,也許更有成效。例如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鼓勵民眾攜帶環保杯,在園區廣設供水站,就減少消耗近三萬個寶特瓶,讓民眾親身體驗減塑生活其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