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331
電子報內容
   第873期
【2018/6/23 國語日報
  回收物資展現新時尚 舊衣、廢木料改造再創作
主題圖片
阿尼示範如何使用捻線機捻線。【攝影/高修民】
 家裡的舊衣服除了送去資源回收中心,還能有什麼用途?

 喜愛手作的阿尼,日前親手製作一具「二手衣捻線機」,把舊衣服再利用,捻成一團一團的線團,賦予舊布料新的生命。

 阿尼說起他製作捻線機的原因,他表示,很多朋友想將二手衣服再利用,但是缺少一具捻線機來實現夢想。

 阿尼大學念的是園藝系,沒有機械背景,也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他前後試做了幾個月,目前捻線機已改良到第三代,因為前兩代不能順暢的捻線,所以再度改良、調整,現在的第三代捻線機已經可以順暢的操作了。

 阿尼自製捻線機時,秉持「環保再利用」的精神,有六成材料來自於回收的木料,像是門板、抽屜、椅子腳,都是製作捻線機的好材料。

 阿尼自製的捻線機,動力也很環保,是以腳踩踏板的方式讓捻線機運轉。嚴格說起來,這是一具腳踩式捻線機,因此,雖然運作原理簡單,但要讓踏板容易踩,進料順暢,使用者仍須練習操作技巧。

 阿尼說,做線的原理,就是透過旋轉,把原料捻在一起;生活中有很多材料都能捻成線。

 阿尼的創新哲學,就是把一般人認為已經用不到的物品再利用,成為一項新的物品,例如:拿廢棄的木頭來做成捻線機,賦予它新的生命。他表示,我們目前身處在一個連二手衣都過剩的時代,但大多數都市人一輩子沒碰過紡錘,不用捻線,對一件成衣須用到什麼原料,以及做衣服要經過哪些步驟,要經過多少人的手,運送路程有多遠,都沒什麼概念;經由以捻線機捻線的過程,人們能夠重新認識布料。

 為了追求利潤,廠商快速且大量的生產布料,捻線機無法改變現況,也不能挽救什麼,但是能把手作的經驗保留下來,讓人們回味自然的美好。

 阿尼希望小朋友能多嘗試新事物,不要認為「自己做布不可能」,就打消了探究原理的念頭。

【報導/高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