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258
電子報內容
   第890期
【2018/10/23 原住民電視台
  本土語沉浸式教學方法 納幼保科專業科目
  教育部持續馬不停蹄地召開課審大會,10月14日完成技術型高中課綱草案中的家政群第一輪審議,通過由課審委員陳張培倫等人共同提案,針對「幼兒教保活動設計跟實務的基礎課程」中,應納入本土語沉浸式的教學方法,讓未來有機會到幼保教學現場的學生,能夠及早起步,瞭解本土語言教學法的設計和運用。 

  (12年國教新課綱課審會委員 Tunkan Tansikian (陳張培倫) 布農族:  Kai'unis dailaz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Bunun 
既然所謂的,這種沉浸式教學法,已經變成我們國家在推動本土語傳承工作,一個很重要的手段,而且都已經在滿多的幼兒園,都在試辦都在推行,都在擴大當中,所以有必要讓這些各個高中職的幼保科,在他們職前的訓練當中,就讓他們接觸到什麼是沉浸式教學。) 

  而幼保科出身的一位排灣族托育人員坦言,自己當年在的幼保課程中,並沒有機會接觸本土語言的教材設計,不過隨著沉浸式族語幼兒園興起後,再搭配著課綱修訂,能夠鼓勵更多未來想要投入教保工作的新血,學會讓不同族群背景的幼兒,可以從小認識與尊重不同文化。

  (托育人員 翁銘芳 排灣族: masnanava 翁銘芳  Paiwan 
可以讓他們多去嘗試這些語言跟文化,或是說興趣的,不一定是要原住民,這樣子你到了托育中心或是幼稚園,也可以去教小朋友一些文化跟語言,就是也讓不是原住民的家長,可以讓他們知道我們一些原住民的文化。) 

  另外,課審大會也審完藝術群前8項,當中在「服裝設計實務」以及「飾品設計」的教學注意事項中,特別增列,當老師要引用多元文化的素材時,要正確地引導學生,認識且適當地應用不同族群的文化,才能促進族群間的相互理解,並避免錯誤認知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