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357
電子報內容
   第895期
【2018/11/24 國語日報
  編織塑膠袋 資源再生變創作藝術
主題圖片
吳宜靜(左)和楊芳宜(右)是用塑膠編織的工作夥伴。

報導‧攝影/陳壁銘

 在「廢青不廢」工作室裡,儲藏櫃中不僅有回收的麻布袋、廣告旗幟、邊角料的布條,還有許許多多回收塑膠袋。這些回收塑膠袋在楊芳宜和吳宜靜的巧手編織下,竟然變成手環、收納袋、坐墊和提袋等物品,讓人看到廢棄塑膠袋也有「不廢」的一面。

 楊芳宜曾在新北市竹圍國際藝術村擔任志工,她說,當時工作的地方很注重回收資源再利用,拒絕只能使用一次的物品,連名片都是以打碎回收廣告宣傳紙做成的再生紙印製。耳濡目染影響,她開始思索如何把回收的塑膠袋轉變成好玩又有教育目的的東西。兩年前,她開始利用塑膠編織,宣導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觀念。

 以編織收納袋為例,塑膠編織工作首先要從回收塑膠袋子做起,接著將每一個袋子剪成連續不斷的線,然後將這些剪好的塑膠線纏繞在紙捲上,再把免洗筷當成勾針來編織,最後使用不同顏色的塑膠線配色,才算大功告成。如果要編織一個直徑一公尺左右的坐墊,則必須使用一百多個回收塑膠袋才能完成。

 楊芳宜表示,臺灣一年生產一百六十五億個塑膠袋,幾乎很少回收再利用,政府推行垃圾專用袋後,會回收普通塑膠袋再使用的人就更少見了,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她和工作夥伴吳宜靜思索如何使用回收塑膠袋編織,然後到學校、社區推廣,讓大眾也能和她們一起動手用回收塑膠袋編織。

 民眾用回收塑膠袋編織作品,會有成就感,楊芳宜也在編織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員發現使用塑膠造成的環境問題,進而鼓勵他們提高塑膠回收再利用的頻率,並少用塑膠製品。

塑膠收納袋作法大公開

‧用剪刀將回收塑膠袋剪成連續不斷的長線。
‧將剪好的塑膠線纏繞在紙捲上。
‧使用回收的竹筷當勾針,進行編織。
‧用其他顏色的塑膠線配色。
‧用回收塑膠袋編織完成的收納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