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285
電子報內容
   第895期
【2018/11/23 國語日報
  成功復育澎湖荸薺 澎縣龍門採收品嘗
主題圖片
澎湖縣龍門國小學生復育澎湖野生荸薺,日前開心採收。圖片提供/龍門國小

 阮筱琪/澎湖報導

 消失近三十年的澎湖野生荸薺,在澎湖縣龍門國小學生和學校附近的尖山發電廠員工合作復育下,日前開心採收,然後用校內的「魚灶」烹煮荸薺,享用「古早味」。

 不僅是學生沒見過這種澎湖荸薺,很多教師也沒見過,直說「爺爺輩」的澎湖特有荸薺,終於重現江湖。四年級吳尹玄、張津菲表示,澎湖荸薺就像小拇指的指節,吃起來脆脆的,像甜玉米,也像栗子,「採收時,有蜥蜴、蜘蛛一起來湊熱鬧,很可愛。」

 二年級許銘宇分享:「老師說,只有五十歲以上的人,小時候才看過這種特有的荸薺。」在學校種過落花生的他,採收起來很熟練,「澎湖荸薺外觀黑黑、圓圓的,要仔細看才能挑出來。」

 荸薺在《澎湖縣誌》中可見紀錄。龍門國小教導主任辛柏緯說,澎湖荸薺和臺灣本島品種不同,本島的球莖約像龍眼大,澎湖的比較迷你,只有粉圓一般大小,口感也不同。一九七○年代,澎湖的小販會踩著腳踏車穿梭巷弄,販售荸薺,蒸熟後即可食用。到了一九八○年代初期,澎湖引進福壽螺,危及荸薺的生存,現在湖西一帶已經沒有野生荸薺。

 辛柏緯說,三年前,學校附近的尖山發電廠廠長歐致誠,與龍門國小合作,引進鄉內專業技術支援,帶領廠內員工和學童,在廠內溼地展開復育工作,也為學生上了一堂珍貴的田園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