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355
電子報內容
   第898期
【2018/12/16 國語日報
  牧笛獎頒獎 童話為媒介 奇幻手法表兒童心境
主題圖片
國語日報社董事長蔣竹君(右)頒獎給獲得第一名的朱佳妮(左)。【攝影/陳壁銘】
 國內三大兒童文學獎之一的第十七屆「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昨天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共有一百三十二件作品參賽,經過重重評審,最後由來自兩岸的作品包辦前三名與三名佳作。第一名作品是中國大陸創作者朱佳妮的〈什麼都有電影院〉,她以平行時空的奇幻意境,描述孩子面離父母離異的衝擊與痛苦。

 獲得第二名、第三名的作品,分別為臺灣作家鄭若珣的〈糖、辛香料和美好的事物〉、中國作家祖聰聰的〈煙婆婆的收藏〉;佳作三件為陳昇群〈才‧工廠〉、賈為〈起飛,大鳥〉、彭婉蕙〈那隻壁虎〉。

 今年牧笛獎的參賽作品以臺灣八十八件最多,中國大陸三十七件次之,其他包括香港六件、馬來西亞一件;年齡分布上,臺灣投稿者平均年齡為四十二歲,中國大陸為三十七歲。

 兒童文學作家、今年牧笛獎評審委員代表林世仁表示,今年得獎作品臺灣、中國大陸各占一半,去年中國包辦前三名,顯見中國創作者實力雄厚,反觀臺灣的兒童文學創作者少,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首獎得主朱佳妮是武漢大學傳播學碩士,正在規畫念兒童文學博士;她表示,會對創作兒童文學感興趣,是希望透過童話,了解自己小孩的想法,也希望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創作。

【沈育如/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