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214
電子報內容
   第905期
【2019/2/3 公共電視新聞網
  三線琴演奏家曾健裕 串起沖繩台灣情
  來看在19年前,到沖繩的一個台灣囝仔曾健裕,愛上三線琴,也成為演奏家,他認為台灣與沖繩歷史背景很類似,所以他加入台灣在地元素,希望可以表現出台灣特色。
  時而輕快,時而抒情,時而歡樂,時而帶點淡淡的哀愁,這就是三線琴獨特又充滿魅力的地方。

  三線琴演奏家曾健裕,九二一地震失去親友的傷痛,在沖繩接觸到三線琴後深深著迷,而這首「蝴蝶與花」的樂曲,讓當時低潮的他,有了再出發的力量,也發現沖繩島國的經歷與台灣極為相似,而音樂,能讓人產生力量。

  從小有閱讀障礙的曾健裕,成年後接觸傳唱教學的三線琴,並且找到讓心靈平靜的空間,他試著把三線琴和台灣民謠結合,演奏出屬於台灣的特色。

  從2005年開始,曾健裕參加日本三線琴的全國賽,連續兩年勇奪「新人賞」與「優秀賞」,成為第一位獲得三線琴大獎的台灣人。也在沖繩學會製琴及修琴技術,讓台灣學三線琴的人,不必再花大錢維修或向日本購買。

  來學琴的學員,則是因為喜歡琴音的穿透力與力量。

  學員 陳小姐表示,「覺得跟人的聲音的音頻非常的相近,聽起來是很單純很美好的一個樂器,是這樣開始(學琴)的。」

  不論是在街頭的表演,或是歡樂的節慶,曾健裕想要把三線琴的美,和台灣庶民文化結合。
 
  曾健裕說,「我身為一個台灣人,到沖繩生活,他們把這個(生活和歷史)悲傷化成很棒的力量,他們傳達給下一代的並不是仇恨,他們傳達的是說,你一定要好好的珍惜你的生命。」

  目前,在台灣學習三線琴的人口大概只有五百多人,這個最初起源於中國,傳到日本,在沖繩發揚光大的樂器,曾健裕形容,在加入不同地域與人的元素,就會展現不同的生命力,希望透過音樂的傳唱,留下美好,忘記仇恨與悲傷,同時找到再出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