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學生進行表達的引導(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進階手冊2.0版) 學習領導與學習共同體計畫辦公室老師 1900/1/1
關鍵字 :  

2.3 學生進行表達的引導

2.3.1 為什麼要引導學生表達?

我們的社會已經從以商品生產與消費的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後資本主義社會,這種社會是以高度的知識、文化、資訊和服務業構成的知識經濟社會。在高度競爭的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是不斷變動與推陳出新的,其保鮮期與壽命是短暫的,因此學習知識的內容已非最重要,學習的方法與未來能力的培養才是關鍵。

人際溝通與分享表達是當前重要國際組織(如: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所主張的未來人才所應具備的重要關鍵能力。然而,傳統的學校教育強調由教師扮演知識傳遞者的角色,教學活動也多侷限於教師教科書內容的講述,此種重視博學強記知識的囤積式教育並無法培養出上述關鍵能力。

因應社會變遷與未來能力培育的需求,改變學習型態的寧靜教育革命正席捲世界各國,學校紛紛翻轉傳統教師獨白式的課堂風景,讓學習不僅是學生與教材(客觀世界)的相遇和對話,也是與教室裡夥伴的相遇和對話,以及與自己的相遇和對話。透過學習共同體中相互聆聽、分享與論證的對話共學關係,知識能不斷被探索、豐富和充實,此有助於學生積極回應個人及社會生活的需求,同時迎接現在與未來的挑戰。

過去臺灣的課堂風景多為單向的教師獨白,搭配少許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雙向互動。在課堂上,學生與同儕夥伴對話,或表達意見及論點的機會甚為罕見,但去實現學習者與教材、與夥伴,以及與自己對話,溝通表達能力卻是格外重要的。具體而言,課堂中引導學生表達的重要性如下:

l   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讓課堂上不再只是充斥著教師獨白的場域,而是師生都能公平參與、分享交流、協同合作的學習共同體。

l   建立相互聆聽的關係,串聯彼此對話的語言行動,為課堂上的協同探究與合作共學建立基礎。

l   透過語言或其他符號表徵工具讓學生有機會將其內在思考外顯化,呈現個人的學習與認知。

l   藉由聆聽讓自己從對方獲得想法與資訊,讓知識有不斷被豐富和被充實的可能性。

l   透過他人的分享與互饋,知道彼此的想法與主張,幫助學生澄清疑問、找到關聯,進而深化學習。

l   促使學生瞭解社會文化對表達的規範作用,培養學生具備傳承與轉化文化的能力。

l   藉由論證引導學生自由、充分地說理,讓彼此能藉由協商與說理,贏得他人的信服,或基於理性的判斷自願地接受他人的主張,落實民主教育。

 

2.3.2 什麼是表達?

A.        學習共同體「表達」的意義

「表」是表示,「達」是傳達。學習共同體中的「表達」是指個人不僅要能專注地聆聽並掌握他人的想法、知識或感情,也要透過各種方式與媒介有效地將個人的看法或立場傳達給他人,並能為自己的主張提供充足的立論依據。析言之,學習共同體的表達包括聆聽、分享和論證三個要素:

(A)     聆聽

「聆聽(listening)」和「聽(hearing)」的概念是不相同的。「聆聽」是主動地搜尋對方話中的意義,但是「聽」卻是被動的。聆聽是指專注地掌握他人所述說的內容,並努力嘗試理解對方的意圖。兩者之間的最大差異在於「聆聽」需要全神貫注、細心體會話語之中的真義;而「聽」僅僅只是聲音傳導與接收的動作而已,至於話語的意涵則不一定能被正確理解。換言之,「聽」純粹只是身體功能,是正常人與生俱來的能力;有別於生理的聽覺,「聆聽」必須「用心理、用心思」,不僅要聽對及聽懂對方的話,也要聽出對方已表達,或想表達而未表達的意見。

(B)      分享

「分」就是分配、分開與分送,「享」就是享有、享用與享受。分享就是把各自獲得的經驗、見解或資訊,分送大家享用。經驗或有成有敗,見解或有對有錯,資訊或有用無用,藉由分享的過程,彼此激發更成功的經驗、更卓越的見解、與更有用的資訊,將分享的能量發揮至淋漓盡致。

l   分享的內容包括經驗、見解與資訊。

l   分享的方式有單向、雙向和多向。

l   分享的符號和工具包括語言、文字、數理、肢體、藝術等。

l   分享的態度應注意吸收、接納,以及捐棄成見。

l   分享的目的在成為彼此激盪的引介、互搭鷹架,達到加倍加乘的學習效果。

(C)     論證

論證就是「論理證成」,是指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駁某個觀點的過程,是為了自己的主張提出自圓其說的理由,以使得對方接受的交互過程。論證通常是由論題、論點和論據構成。

l   論題是指討論或探究的題目或議題。

l   論點就是針對題目或議題所要闡述、議論的觀點,亦即我們要表達的看法和主張。

l   論據則是用來支持或證明我們的論點的各種依據、素材、資訊和知識。

論證又可分為立論和駁論。立論是以充足的論據正面說明、驗證自己論點合乎正確的論述;駁論則是以有力的論據對照說明別人提出論點不合理或謬誤的論述。

 

B.         學習共同體「表達」的特性

學習共同體中的「表達」與一般的「表達」相較之下,具有下列幾點特性

l   不單只是用耳朵接收,而是必須同時認真用眼睛關注、用心智轉化、用專注之心聽進去、聽清楚與聽明白每一位夥伴的發言甚或低聲細語,並敏銳地去感知其思考和情感的細微變化,甚至能夠主動挖掘對方問題之所在。

l   不是集體獨白,也非各自表述的語言行動;而是強調相互傾聽、適時分享和有效對話所串聯而成的互聽與共學關係。

l   不是排除或掩沒差異,盲目追求表象的和諧(同而不和);而是能尊重並肯認差異,強調多元觀點的協同學習(和而不同)。

l   不是以音量取勝,而是透過充足的論據、以理服人的過程。

 

C.        未能彰顯學習共同體「表達」精神的現象

(A)    各說各話、缺乏聆聽

同學們只顧各說各話、缺乏聆聽是課堂上最常看到的情形之一。此種情形可能是因學習任務太過簡單,在課本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以致同學們只顧自己發表、熱烈的發言,而全然忽視他人。另一個可能原因則是大多數的時間,我們並沒有很認真的聽別人在說什麼,而是在想接下來要說什麼話,或者要怎麼說才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可。

(B)      追求效率,缺乏對話與討論

教師經常會利用學習單設計各種不同學習任務,幫助同學們在小組中進行探究,但往往因學習單的學習任務太多,以致於學習單一發下後,各小組就為了盡快完成任務而各自分頭找答案。有時候,當老師要學生針對一些需與他人討論的爭論性議題或具一定複雜性與難度的問題進行分享時,同學們也只是輪流的提出各自的想法,並沒有進一步針對彼此的想法進行對話討論,甚至當同學間的觀點或主張有矛盾、衝突時,也不見彼此有進一步質疑或澄清的互動。

(C)     強調和諧,忽略多元與差異

我們的社會文化強調和諧,避免爭端。在此種文化的薰陶下,學生經常會為了維持彼此的友好關係或避免和人爭論,而選擇隱匿自己不同的意見,這種情形在高凝聚力的小組中更是嚴重。所謂「彩虹之美在於多色共存」,忽略個別的意見,或是對少數見解忽視不予理會,被犧牲掉的往往是獨特創新的巧思或客觀分析的意見。

(D)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考試領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文化的主導下,學生在課堂上針對教師設計的問題或實驗活動,經常會出現只在意結果與答案是什麼並急於找出答案,而不去思考支持或反對這些答案與結果的立論依據,以及過程中影響答案或結果的可能理由。

綜合上述未能彰顯學習共同體表達精神的現象可知,學習共同體中的表達並非只是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或答案,也不是汲汲於追求效率或表面和諧,而是強調成員之間的相互聆聽、分享對話,以及說理論證,其目的在澄清彼此的思考、串聯各種觀點,進而深化學生的理解與學習。

 

2.3.3 如何引導學生表達?

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表達,可以參酌以下建議:

A.        營造鼓勵學生表達的學習情境

班級中的學生族群常常因不同背景、個性與能力而呈現差異性,因此學生有不同的意見與廻異觀點,實屬常態。在異質的教室生態中,教師應秉持開放的心態,營造自己與學生都能尊重每個人的不同想法與立場,甚至要能包容與自己相佐的意見。為使學生能在課堂上敢於表達,教師不僅應安排布置有利於學生表達的物理環境,更要致力於營造友善開放、尊重接納與包容歧見的課堂氛圍。具體而言,教師在課堂環境的安排與氣氛的營造上,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l   課桌椅的擺設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看見彼此,縮短老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

l   建立安靜沈著、耐心等待、輕聲低語的班級規範與文化。

l   對所有學生的發言都寄予信賴與期待,鼓勵其意見的分享與表達。

l   在對方未完成敘述或在未完全清楚對方表意之前,不要搶著發言、打斷對方或妄下評論。

l   對他人所分享的內容能做到不攻訐、不否定。

 

B.         透過教師的身教與示範,培養學生聆聽的技巧

構築課堂上相互聆聽的關係是營造學習共同體的起點。有別於生理的聽覺,「聆聽」必須「用心理、用心思」,它是一種較為深層的技巧,是需要由後天的體會去感知習得的能力。正因如此,教師除了著手構築學生之間相互傾聽的關係外,自身的身教示範更是不容忽視。教師示範聆聽技巧可掌握以下原則:

l   尊重:以傾聽為核心,顧及每一位學生的尊嚴,接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與論點。

l   專注:適時發出「嗯」、「喔」、「我懂」等聲音,並配合身體微微傾向對方,眼睛自然的看著對方、點頭示意等肢體語言表達專注。

l   言行合一:教師的口頭與肢體語言應力求一致,若不一致將導致學生識破教師的真誠,而導致反感。

 

C.        提供練習機會,鼓勵學生以多元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與思考

熟能生巧。教師除了親身示範外,可提供學生多元形式的表達機會。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機會與夥伴分享,課堂活動可採小組協同方式,學習的任務也不能太過簡單(在課本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或不具爭議(不需與他人討論就能產生標準答案),而必須有一定的複雜性與難度,才能引發同儕間的討論與對話,進而透過此互學關係,聆聽他人觀點、提出個人意見與質疑、進行討論,並從同儕互搭的鷹架中澄清疑問、找到關聯、深化學習。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組的成員人數以二至四人為原則,如能以四人為一組更佳。經驗法則也告訴我們,人數不宜超過四人,因為當小組人數愈少,學生表達的機會愈多,所需要的溝通與人際技巧也就愈少;人數過多的小組則可能無法讓每位學生在有限時間內都有充分表達的機會,甚至可能因為缺乏足夠技巧而怯於分享。而表達的形式除了小組討論與文字書寫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以故事、海報、學習單、繪圖、劇情演示,甚至肢體表達等多元方式呈現出來。因此教師要擅於:

l   鼓勵學生在認真聆聽其他夥伴的見解與接納他人的主張之餘,應致力於生成自己的理解,並適時提出與人交流分享。

l   透過示範、練習,培養學生表達的技巧,並讓學生知道分享與表達的形式是多元的且可以不拘泥於任何形式。

l   利用提問技巧鼓勵學生以語言、文字或其他符號表徵呈現其內在思考、疑問、見解或立場。

 

D.        鼓勵學生珍視彼此的經驗與見解

學習共同體的小組因有不同特質的學生,往往能激發更多元、更具創意的想法。不論是在小組內或在班級中,藉由分享此時此刻思考過後的意見與觀點(放聲思考),即使是不完全正確或錯誤的觀點,在彼此對話交流與互動的激盪歷程中,往往可藉由同儕間所互搭的鷹架,幫助澄清彼此的迷思或誤解,甚至學生可能因此突破「好像懂了又不太理解」的關卡,達到「伸展跳躍」的學習效果。故教師可參酌以下作法:

l   確保學生多元意見、多種思考的交流,肯定每位學生的發言與意見交換。

l   強調「在錯誤中學習」也是學習的方法之一。要讓學生瞭解即使一開始分享的觀點是錯誤的,在分享的過程中往往可藉由同儕間的對話與互搭鷹架,幫助自己澄清迷思或誤解。

l   提醒學生不應為了追求和諧文化的表象,而輕忽不同意見與觀點的表達。

 

E.         鼓勵學生發表看法和主張,並提出說理論證

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討論或實驗活動,除了協助學生找出可能或可行的答案與結果外,更要引導學生思考支持或反對這些答案與結果的立論依據,以及過程中影響答案或結果的可能原因。所以,學生不僅要能說出答案或結果(是什麼),也要能提出他們思辨與判斷的理由(為什麼)。課堂上,教師可依以下步驟引導學生進行論證:

l   發表個人的答案或主張,確立自己的立場。

l   為自己的立場提出具體的理由。

l   提出不支持其他立場的理由。

l   為自己的論述提出完整的依據或更具說服力的理由。

 
標題 下載數 檔案大小 下載
2.3 學生進行表達的引導 227 247.61K 臺北益教網 下載
歡迎您提供相關檔案 瀏覽其他範例  
標題 下載數 檔案大小 提供者 分享日期 下載 投票
回首頁 回主題清單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