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記錄表的使用 clive 一.目的 1.記錄表使用的用意:主要在於讓孩童問題行為"量化",短期可以是一個月,長期甚至可達到一個學期. 2.由表格的記錄結果當作導師.家長.協助之輔導教師(或資源班教師)三者溝通的橋樑,使孩童行為處理人員的態度"趨於"一致化! 二.使用說明 1.行為發生頻率統計表: (1)是"量化"學生問題行為"頻率",最基本要做的第一件表格. (2)使用以一個月為單位(一個月一張). (3)可發現孩童行為發生的規律性,進而從輔導計畫中訂定介入適當的時間. (4)對照班級課表會讓頻率發生的觀察結果,更有一致性與準確度. (5)不同介入月份,如期初和期末,會有不同的調查感受. (6)對於服用專注力控制藥物學生的行為處理,特別有幫助. (7)本表不僅可以統計負向行為,也可專門記錄正向行為,以利行為之建立. 2.孩童行為觀察紀錄表 (1)是"質化"學生問題行為"內涵",最簡便的表格. (2)問題處理時-a.只要先在黑板記錄時間 b.記錄(或事後回憶)當時孩童的第一行為為何?(扁嘴.板起臉...等) c.其他所有項目都是問題行為處理完後才填寫(情緒cool down後,不一定是連處罰和家長溝通完後才算). (3)使用也許幾次即可. (4)使用本表後的收穫為-a.可發現介入輔導者(老師或家長本身)的處理風格 b.介入處理的總時間是縮短還是增加? c.是否為當時特定情境造成? (5)有助於輔導計畫中訂定介入策略的更正確性或有效性. 三.情緒障礙孩童的特質: 1.情緒起伏大. 2.行為缺乏一致性,缺乏彈性,不易改變-適應環境的能力差. 3.不易服從別人. 4.自我中心與自我風格強烈. 5.缺乏與人溫暖互動的能力,常以物質滿足為導向. 四.情緒障礙孩童教育的基本概念與目標: 1.承1.情緒爆發後,穩定情緒(cool down)為第一優先. 2.承2.考量各種不同班級規矩的彈性範圍,並具體以文字寫下,讓輔導人員及家長有所依據,甚至讓孩童一起參與,並訂定行為契約.(並讓成員考量可能的.一致性的處罰措施) 3.承3.以各種方式增加孩童服從的頻率. 4.承4.-多給予不同行為的選擇權,激發其在問題行為發生後,可能有再次主動出擊的行為-進步的契機(有台階下). 5.承5.小心使用增強系統,最好脫離物質性,改以社會性增強為主要核心(擁抱.摸頭.口頭讚美-喚醒與人互動的溫暖感受) 五.孩童學習的金三角:動機.興趣.情緒   情障孩童情緒控制力差,興趣有時狹隘.有時會常常顯得喜新厭舊或喜歡與物質性有關的增強物(小心增強的使用),大多不喜歡學業性課業,選擇逃避(學習動機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