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傳統半導體太陽能電池與染料電池的差異性,兩者都是藉由吸收太陽光後,使受質產生電子與電洞分離,外接導線產生電流。染料電池的製作簡易成本便宜,不過其發電效率<5%,仍繼續研發中。
周教授帶了一些太陽能電池實驗半成品分贈現場研習人員,並鼓勵將染料太陽能電池教材融合高中化學實驗。教授同時簡介其實驗室成員與研究領域。雖然僅短暫三個小時的演講,深刻感受到教授的親和力與對研究的熱忱。
隨著全球暖化的議題浮上檯面,逐漸脫離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積極研發有效的替代能源刻不容緩。太陽能電池幾乎是取之不盡的最佳選擇。此外周教授提醒我們,除了"開源"之外,"儲存能源"是另一個重要的議題,而化學能就是最佳的運作方式。
我將這些心得與我的學生分享,讓他們知道太陽能電池發展的現況與困難之處,有趣的是當我提到"化學能"是一種極佳的能源儲存方式時,竟然有學生告訴我那就是"光合作用"嘛。讓我會心一笑。我不知道這些學生當中日後是否有人會成為相關領域的科學家,不過我確定我們都會一起面臨能源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