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科
美術
最新消息 常見問題
活動紀錄 相關連結
組織執掌 線上論壇
教學資源
最近教學資源
 
SOFA的動畫製作
動畫的創意與應用
內中藝術生活學習單
內湖建築學習單
裝置藝術2008_自製教材
新進論壇主題
美術科輔導團41期電子報
美術科輔導團40期電子報
美術科輔導團39期電子報
美術科輔導團38期電子報
美術科輔導團37期電子報


背景圖
 
活動紀錄
 
pic pic
活動日期 星期 時間 主題 活動地點 主持人
2008/10/7 97.10.07 97學年度輔導教師研習暨新進教師座談會記錄 臺北市立中正高中
pic pic

pic pic
內 容 簡 介
97學年度輔導教師研習暨新進教師座談會記錄
97.10.07
教育專題演講:遊戲人聲-讓表達更有魅力 / 實踐大學周震宇老師
周老師前半段的演講,雖然沒有使用傳統的投影片來輔助,依舊能吸引聽者的注意,因為他充分運用「聲音的魅力」,讓老師們清楚感受到只靠聲音,就能營造出各種情緒的氛圍,為這場講座的內容做了最佳的示範。
在講座的後半段,周老師整理了各種發聲方式的特色,並用投影片再做一次說明,他建議老師們適當運用「氣音」發聲,因加入「氣音」之後聲音較感親切,是說話時重要的緩衝器。另外,聲音共鳴的部位不同,也會帶給聽者非常不同的感受,例如「鼻腔共鳴」的聲音較圓潤,容易達到感情的交流;「口腔共鳴」的聲音是命令式,可以達到清晰表達的效果;「喉腔共鳴」是屬於感性的訴求,讓人覺得放鬆。
聲音表情方面的訓練課程,是人際溝通必備的基本能力。在師生互動中,老師如果能注意聲音表情的使用,可減少誤會、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如能進而利用聲音塑造各種情境,會使老師的表達更有魅力。
 
輔導教師與新進教師交流座談
主  席:(南湖)朱文正 師
新進教師:(陽明)連時宜 師、(大同代課)趙依誠 師、(育成代課)吳佳驊 師
(主席)文正老師:先請三位新進教師自我介紹….。然後介紹輔導團的成員、說明輔導團的工作目標及工作內容,並鼓勵新伙伴多多支援並支持輔導團所辦的各項活動。
(輔導教師)瑞昌老師:從新進教師的自我介紹中得知,三位都是第一次到高中任教,開學已月餘,不知大家有什麼心得?
(新進教師)連老師:我原來在國中,到高中教書後頗為挫折。高中生的美術程度不比國中生好,對於課程的參與又缺乏國中生的熱誠,顯得很現實、冷漠。
(主席)文正老師:在我的經驗中,特別是都會區的高中生確實有這種特質。
(輔導教師)玉玲老師:我的學生(成淵)好像沒有這樣的情況,以前教國中生時,都在管秩序,教高中很容易發揮我的教學理念。
(新進教師)吳老師:我跟連老師的感受很接近,從國中到高中有失落感。高中生認為要有趣、不要有負擔,可是我認為高中生要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可是當我講到知識的部分,難免比較嚴肅一點,每班都有三、四個學生,直接就趴下睡覺,交作業時,根本就是派三分之一的代表交就好,真是讓我很挫折!
(主席)文正老師:我想所有老師都經過剛開始這樣的挫折。學生很現實,老師也要現實,學生在意的是什麼?老師要很實際地抓住這個點!另外,有機會也要多向其他資深老師請教。
(大同)徐主任:我與各位不同科(物理),所以很難體會各位的處境,無法給予建議,不過我的經驗是「教室管理」一開始就要要求。
(新進教師)趙老師:我原來在設計業界工作,去年第一年實習就在大同高中,因為對於環境與學生都很熟悉,所以這方面的問題較少。唯一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有兼「藝術生活」的課,因為高三學生的自主性高,我的做法就是把發球權交給學生,儘量讓學生自己決定與規劃
(輔導教師)瑞昌老師:這是很好的作法,大家可以試試看這些方法。另外我想提供給新進老師,輔導團的網站!請各位到網站上看輔導團的活動資訊及歷年來收集的優良教材。
(輔導教師)裕發老師:我以前遇到的實習老師,如果跟學生的互動有問題,很可能選擇離開教職,聽到兩位的心情,還蠻令我擔心。班級經營這塊,要投入心力,之後才可能享受到教學的樂趣。我的經驗是高一學生像國中生,一定要要求;高三學生就比較像大學生,可以令他們自我管理。
(新進教師)趙老師:某學生在上課時說「美術!聯考又不考,不用認真上!」,老師要如何應對?
(主席)文正老師:我的回應是:「聯考也不考交友、談戀愛,你們為什麼要看重這些?」
 
 
 
各科輔導團經驗分享:美術科主講 / 朱文正老師
從這次經驗分享的內容,看得出各科輔導團都非常用心在團務工作的經營,很難想像這是一份無給職。本次代表美術科上台報告的是文正老師,他準備精美的投影片,說明了本團上個學年度的工作成果及未來這個學年度的工作計劃,並以三段特別的影片做為前言,簡明扼要地闡述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心情,精彩的內容令在場的老師發出驚嘆的呼聲,感謝文正老師!
 
綜合座談
這次座談中,幾乎每科輔導團都提出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很難找到主動願意受訪視的學校」。在「教學輔導團工作實施成效評核指標」中的「工作內容」中明列第一項的就是「每學期辦理學校輔導兩所以上」,這項評核指標顯然帶給輔導團很大的困擾,因為每學年期初,由輔導團所發出的「學校訪視徵詢表」幾乎都遭到拒絕或石沈大海。對校方而言,邀請輔導團到校“輔導”,對學校而言是一件麻煩的事,除了得派相關人員接待外,“輔導”二字也帶給老師不少壓力。
以美術科輔導團的經驗來說,在訪視的過程中,團員將各校經驗帶到所訪視的學校,也將受訪學校的教學特色詳細記錄,有機會也提出來做為其他學校的參考,不論在行政溝通、教學實務或教師聯誼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意見交流;對於學校或老師所提出的困境,團員們也能在不求官方支援的條件下,提出個人的經驗以供參考,從受訪學校的回饋中,我們知道透過這樣的交流,往往創造了三贏的收益,因此這個工作的確是有存在的必要。
由於交叉交流的效果很好,事實上已超越“輔導”的狹隘功能,教育局是否能順應大家的期望,將「訪視」或「輔導」的用詞改為「訪問」、「參訪」等較平等的用詞,或者乾脆就刪去這項工作指標,將這樣的活動合併在「工作內容」第三項中的教學觀摩、經驗分享中。

附件
標題名稱 檔案大小 上傳日期 下載

相關聯結
聯絡人 電話 E-mail
公布時間 97年10月07日
備註 參加對象  
準備物品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10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6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3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9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5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2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8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4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1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7
回上一頁 | 轉寄好友
pic pic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