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學資源 |
|
|
|
|
|
|
|
語言 |
中文 |
教學類型
|
素材 |
標題 |
真實的快樂 |
描述 |
作者:Martin E. P. Seligman
譯者:洪蘭
出版者:遠流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3年 8月
重新閱讀這本書的當下,我正困惑於如何幫助一位陷入極度情緒困擾的孩子。譯者洪蘭教授在序中提到,「張國榮的死使我快馬加鞭的把賽利格曼這本『真實的快樂』譯出來,不敢再拖延,因為這本書對很多人來說會是一盞明燈,是一記當頭棒喝,它使你換個角度去看你的生活。」
和一般勵志類大眾心理叢書不同的是,本書的作者引用了許多認知的科學心理學與跨領域的研究證據,用平實而不失嚴謹的態度論述「真實的快樂」。雖然,在作者之前心理學界亦有些理論探究正向行為(如利他的情感),一九九六年高曼提出情緒智力(國內翻譯為EQ一書),也舉證出人們在情緒覺察與情緒管理等方面的相關研究。而賽利格曼這本書則極為用心的從頭剖析為什麼要快樂、如何讓快樂更長久、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正向情緒、如何培養自己的正向情緒,並且在每天的工作、休閒與家庭生活中運用到它,感覺得出作者相當重視方法論的部分,而不僅止於現象的分析或點狀生命事件的問題解決。
作者常以自己的生活觀察與體悟為例現身說法,說明「真實的快樂」此一理論形成的思路背景,他在文中多次表述他並非不講理的樂觀者,而是「染了色的悲觀者」,曾經,他明白自己很少感到快樂,即使感到快樂也很短暫、不持久,也曾經認為生活中沒有什麼值得快樂的地方。正因為如此,他領悟到「只有悲觀者才可能寫出清醒有條理的樂觀書(頁61)。」他不時以不同的角度自我交叉論證,使讀者在閱讀時亦可一窺作者精采的思辯過程。
就以「為什麼要快樂」這樣的問題來看,可能很少人認真想過,也可能直覺的認為「快樂可能來自於好的基因或幸運」,而賽利格曼認為「真實的快樂」來自於長處與美德的發揮,它是你「智慧的選擇」。賽利格曼受學者佛德利克生觀點的影響,發現從演化的角度來看,快樂的情緒是有其目的的,他舉出了許多實證闡述「正向情緒擴展了我們智慧的、身體的和社會的資源,增加我們在威脅或機會來臨時可動用的儲備。正向情緒開展我們的心智視野,增加我們的容忍度和創造力(頁69)。」可不是嗎?我們在心情好時,是否確實比較能夠接受新的想法或經驗呢?
不過,即使理智上認同正向情緒的重要,人們對快樂的情緒又能有多大的掌控力呢?賽利格曼曾在「改變」一書中,清楚的分析何者可改變,何者不易改變,在本書中同樣的,他在提出快樂公式時,也指出決定我們個人整體快樂程度的因素也包含了先天成分、外在環境等向度的影響,而人們應該努力的是如何改變(內外在)環境,使你達到自己天生範圍內快樂的最高點(頁87)。
整體來看,這本書相當珍貴的核心思想應是,如何提升正向情緒到更高層次的快樂:正向情緒可表現於現在、過去、未來,對過去滿意、對未來樂觀、同時感受當下的愉悅與滿足;而正向感覺的基礎主要來自於我們的長處與美德,善用它們會使我們感到內心踏實,進而能活出愉悅、美好和更有意義的三種生活。這是一本深入關切真實人生的書,書中所舉的例子很多可以提供我們參考,還有許多評量可以用來檢視自己的狀態,作為明燈甚至當頭棒喝。最後一章,作者以哲學思辯的角度,探究生命的意義與目的,更將這本書帶入人生哲學的探討範疇。無論您個人平時快樂的一般程度如何,展讀此書應能讓你我對自己的人生更有掌控感,或可以進而幫助身旁深陷「世紀隱形殺手~憂鬱症」的朋友,找回「真實的快樂」!
快樂的公式 H=S+C+V
H:維持快樂的長度
S:快樂與否的範圍廣度
C:生活環境
V: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
關鍵字 |
正向心理 |
作者
|
張芝萱 |
角色 |
提供者 |
日期 |
96年12月09日 |
適用年級 |
國小五年級,國小六年級 |
能力指標 |
|
瀏覽次數
|
3738 |
推薦度
|
|
|
|
|
|
|
|
真實的快樂 |
4 |
38 KB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