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123
電子報內容
   第815期
【2017/5/12 國語日報
  育兒環境 應更友善
母親節快到了,中小學都舉辦活動,鼓勵學生向媽媽表示心意,各地政府也頒獎表揚模範母親。然而,從近期的調查結果與事例來看,國家社會對新手媽媽與育兒環境,其實並不友善。

 兒福聯盟最近的調查,將近六成的媽媽覺得社會對嬰幼兒不友善,常見情況包括乘車、搭電梯時,其他人不禮讓、不伸出援手;在公共場所,有人只要聽到幼兒講話、哭鬧,就顯露不耐煩或要求家長、孩子離開。

 臺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的調查也發現,影響上班族媽媽哺餵母乳意願的主因,包含無充分時間、母乳保存不便、職場未提供哺乳室等,以致半數上班族媽媽哺乳期少於半年,因而呼籲企業設立友善環境。

 職場不友善的情況比比皆是,許多婦女請育嬰假曾遭雇主刁難,有人復職後工作大幅增加。不少企業甚至不鼓勵女性員工生育,在聘用時就口頭告知,不可在多少時間內懷孕生子。

 此外,姑且不說公托不足,使托育成為家長沉重負擔。近日有立委提案修正《勞基法》第五十條,仿效鄰國規定,將產假從八週延長為十二週到十四週,以利母體恢復與照顧新生兒,卻遭勞動部反對。

 政府成立少子化辦公室,希望提升臺灣生育率,但是若不能在相關政策上,展現支持與鼓勵的態度,而社會對待嬰幼兒的氛圍,也不能給予年輕媽媽安全感,實在難以想像生育率如何提升?

國語日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