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284
電子報內容
   第870期
【2018/6/2 國語日報
  退休校長赴緬服務 用報紙教華文
主題圖片
緬甸孔教學校的學生閱讀《國語日報》。圖片提供/黃秀君
阮筱琪/臺北—緬甸曼德勒連線報導

 今年三月,臺北市四名退休校長黃秀君、蔡志鏗、陳成文、曾郁敏,接受緬甸曼德勒孔教學校的聘請,遠赴緬甸,分別在四個校區服務,除了為學校建立制度,也希望為當地注入華語文閱讀的能量。

 為推廣閱讀,黃秀君日前請託東門國小校長謝明燕空運約一百份《國語日報》到緬甸,黃秀君也在個人臉書分享推廣讀報的過程。她說,學校拿到報紙後,教師要先裝訂整理、編號,再利用兩節「加班堂」,安排初中部和國小四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分兩梯次上課;一開始先發給每人一份報紙,指導學生如何閱讀報紙,包括刊頭、報紙名稱、發行報社、出版日期、頭版新聞、社論等,也鼓勵學生分組,每人找出最喜歡的一篇文章與同學分享,再由小組代表上臺分享。

 黃秀君指出,緬甸沒有兒童報,也沒有正體字的華文報,目前孔教學校的學生在學齡前都曾學習注音符號,懂一點華文,他們對《國語日報》都很感興趣,且很喜歡看科學版、漫畫版,以及兒童投稿作品。

 黃秀君表示,目前的報紙是靠東門國小支援,空運過期舊報紙到緬甸,資源難得,所以,孔教學校的學生不能剪報或在報紙上做摘要,只能讀完後口頭發表心得;未來學校將增加一節閱讀課,用來讀《國語日報》。

 黃秀君說,由於報紙空運到緬甸的運費昂貴,預計將來只能靠著自己回臺後,再用隨身行李攜帶到緬甸。希望有善心人士願意資助空運費用,讓華文閱讀擴散到異國。

 在孔教南區校區任教的蔡志鏗說,根據觀察,中國政府在緬甸挹注許多教學資源和人力,緬甸人如果學習華文,接觸簡體字的機會越來越多,他希望盡自己的力量,透過教學推廣正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