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631
電子報內容
   第926期
【2019/8/22 國語日報
  臺大研究發現 吳哥文明消失 可能與大洪水有關
【楊惠芳、實習記者朱欽瀚/臺北報導】

 臺大地質系教授沈川洲帶領國際團隊,分析泰國石灰岩沉積狀況發現,北半球兩千多年來降雨持續減少了一半,約一千毫米,且低緯度降雨帶也不斷往南移動,北半球降雨恐繼續減少。另外,研究也發現,可能是大洪水事件導致柬埔寨的吳哥文明消失。

 科技部昨天舉行研究成果發表會指出,沈川洲於二○一○年進入泰國南部的鐘乳石洞,使用領先國際的鈾釷定年技術,針對當地石筍進行沉積年代分析,再透過洞穴觀測及現代儀器等,重建兩千七百年以來的東南亞降雨紀錄,以及兩千年的間熱帶輻合帶南北漂移歷史。

 科技部強調,這是科學界首次精確建立的紀錄,並揭露現代北半球熱帶乾旱也許是自然現象,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頂尖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此外,研究也發現,十四世紀末期至十五世紀初,持續數十年的極端強降雨,與柬埔寨吳哥文明時期的大洪水及排水系統的破壞時間一致,顯示氣候變化可能對高棉帝國在十五世紀走向衰亡產生一定的影響。

 沈川洲指出,過去曾經有研究指出,吳哥文明的消失與乾旱有關,不過,並沒有積極證據,反而是同一份研究中揭露,在吳哥文明消失之前,曾經遭遇水壩潰堤與運河泥沙淤積的問題。因此,東南亞遇到極溼潤期,並且發生大洪水,這可能是造成吳哥文明受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