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何玲玲、魏一駿、方問禹
初冬清晨,當陽光遍灑黛瓦粉牆和青石板路,一艘搖櫓船伴著水波聲穿過橋拱,從河面上升騰的薄霧中悠然划過,小巷中開始瀰漫起早餐店的蒸汽,遊客陸續到來,小鎮的一天也由此被喚醒。
儘管地處長三角城市群中心腹地,擁有七百六十多年歷史的南潯古鎮歷史風貌得以完整保護,其積澱的傳統文化也歷久彌新,滋養後人。
小橋流水與大宅園林
「畫舫千家夾明鏡,石梁三道臥晴虹」。和許多典型的江南水鄉一樣,坐落於太湖南岸的南潯傍水而生,因水而興。縱橫密布的河網帶來了便利的交通,也讓水鄉市鎮沿河成街的布局自然天成。
自南宋建鎮以來,良好的自然條件加上當地百姓的長期生產實踐,輯里湖絲逐漸成為南潯一塊金字招牌,一縷縷潔白細韌的蠶絲將這個水靈的古鎮編織得愈加綺麗昌盛。
發展至清代,繅絲業已經成為南潯最主要的產業和百姓的衣食之源。質量上乘的湖絲在中國大陸的生絲貿易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加上遠銷海外,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為代表的「潯商」群體因此興起。
千年古橋、百年民居,以一鎮之規模,坐擁超過二十萬平方公尺的古建築群,這是南潯古鎮的一大特色和優勢。懿德堂、尊德堂、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眾多大氣宅第和典雅園林有序分布,當年名門大族的氣勢猶可窺見一斑。
這批南潯富商不僅擁有殷實的財力,也兼具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同時他們在與外商的交往中又逐步接受了西方的文化藝術和生活方式,並體現在自己的生活中。
傳統的江南廳堂與浪漫的歐式建築被高高的馬頭牆攬入一院,中式廳堂安裝著西式天花板,鋪設著進口釉面花紋地磚,巴洛克式的建築物上卻又雕刻著牡丹等中國傳統花卉圖案———在南潯古鎮張氏舊宅建築群,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碰撞結合讓遊客嘖嘖稱奇。
行走在南潯古鎮,這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並不少見。然而有趣的是,這些隱藏在大宅中的歐式建築,無論形制有多美,規模有多大,其建築位置都不在整座宅第的中軸線上。
走進張靜江、劉鏞、張石銘等近代名人故居,私家園林疊山理水,亭台樓閣步移景異。一些大宅大院與西歐建築融合,彰顯藝術與審美的中西合璧。
「從建築布局上可以看出,這些宅第的主人在建造西式建築時並沒有盲目追求和全盤照搬,只是吸收其中的精華,顯示出他們既遵循傳統文化的堅守,又博採眾長的包容。」南潯文化研究者沈嘉允說。
南潯的建築包羅萬象,凸顯了南潯人的包容開放思想。家住南潯鎮便民路的六十五歲居民方榮國平日裡最大的愛好就是拿著畫板在古鎮寫生。「我從小就生活在這裡,這麼多年,水鄉面貌和中西合璧的建築都保存得這麼好,我不僅要把它留在自己的記憶裡,也要畫下來讓更多的人知道。」
有形的宅第園林與無形的文化精神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因為保護與發展得力,南潯古鎮近年先後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等榮譽,並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整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古鎮。
無形財富滋養後人
在小蓮莊內,「叔蘋獎學金展覽館」靜靜坐落在廊榭亭閣構築的精緻園林間,牆上獎學金的由來和歷屆得獎學生名單吸引著遊客駐足。
隨著物質財富的不斷積累,南潯富商中的有識之士將部分財力、精力用於文化教育事業,出現了以商養文、以商助教的現象,形成了經濟、文化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一九三九年,南潯「四象」之一顧福昌的後人顧乾麟秉其父「得諸社會,還諸社會」遺訓,在上海創辦「叔蘋獎學金」,並逐步擴展到北京、湖州等地,一直延續至今,累計獎勵學生近萬人。
「對我來說,最讓我震撼和感動的或許不是絲商巨額的財富,而是像『得諸社會,還諸社會』這樣的社會責任和氣度擔當。」遊客朱浩傑說。
今年六月,南潯「四象」之首劉家的後人劉世熲率領子孫回鄉尋根祭祖。在家廟前的廣場上,劉世熲告訴子孫們一個故事:老祖宗劉鏞喜得孫子後,全家皆大歡喜,但是劉鏞認為「擺宴席慶祝不如把錢花在造橋鋪路之上」。
歷經百年的青石板無言,經年累月的雨滴日晒和居民遊客的踏足讓它平添了厚重和滄桑。而各家量力而行,捐資造路奉獻公益的精神,順著石板鋪就的小路代代傳承。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早晨,潯溪中學的教室裡傳來陣陣朗讀聲,學生朗誦的正是《禮記》中的《大學》片段。
「學校深入挖掘南潯古鎮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開展『頔塘之韻』拓展性課程,如『得諸社會、還諸社會』等也是學生拓展學習的內容。」潯溪中學校長馮月忠說,透過這種形式,學生更能親近歷史,傳承思想精髓,讓這些樸素的道理與良好的人格典範深入人心,從而形成優良的班風校風。
靜水流深,優秀的精神文化財富在南潯正無聲傳遞,影響著愈來愈多的人。在南林花園,家風長廊前經常有社區居民駐足觀看。
「孝老愛親、鄰里和睦、誠信做人」等平實的話語在長廊內集中展示,這些都是小區內居民的家風家訓。「看似平淡的話語卻是為人處世的真理,到了我們這一代,有責任把這些精神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居民陳振才說。
古鎮保護
沒有想好前堅決不動
兩人方能合抱的立柱撐起十多公尺高的屋頂,廳堂正中高懸「端義堂」牌匾,身處其間,依稀可以感受到當年絲商雲集的氣派莊重。南潯古鎮絲業會館內的陳設一如百年前,讓人不由得屏氣凝神,放緩腳步。
地處長三角發達地區,如何在商業開發誘惑下得以妥善保護,尤其考驗地方政府定力與遠見。南潯區委書記夏堅定說,近年來南潯始終秉持「沒有想好之前堅決不動」的原則,不斷深化古鎮保護認識。
「事實上,對古鎮的保護始於上世紀五○年代,從八○年代開始,各方主動保護意識逐漸增強。現在看來,在改革開放初期『拆舊建新』的潮流下,作為工業重鎮的南潯能主動提出保護古鎮,是尤為難能可貴的。」南潯區圖書館館長陸劍說。
二○一一年,南潯區成立古鎮管理委員會,系統梳理古鎮房產、古建築、居民等情況,形成翔實數據庫,此後編制《南潯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畫》、《大運河南潯段遺產保護規畫》、《南潯古鎮部分歷史水系修復項目》等規畫,並於二○一六年啟動古鎮保護,利用三年行動計畫,從優化空間布局入手,促進古鎮整體性保護。
「文物的特徵之一就是不可再造,一旦損毀或利用不當,重新建造的只能叫仿古建築而不是文物。」南潯區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李彥說,一定要把南潯古鎮保護好,已成為南潯人的共識。
而完整的古鎮風貌背後,離不開許多人對當中每一個元素的默默堅持和守護。
一九二四年,南潯「四象」之一劉鏞之孫劉承乾耗時四年建成了中國近代著名的私家藏書樓———嘉業堂藏書樓,後由其本人連同藏書捐贈給浙江圖書館。
一九八○年代,鄭興寶從部隊轉業回到家鄉後,因種種機緣成了嘉業堂藏書樓的管理員。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潯人,他深知這份責任的重大。
此後的三十餘年裡,不管是數九嚴寒還是狂風驟雨,樓裡的古籍和雕版成了他心頭牽掛的頭等大事,生怕水、火、蟲蛀對它們造成傷害。
如今,守護嘉業堂的接力棒已經傳到了他兒子鄭宗南的手中。日常巡查以外,他還要進行雕版建檔、古籍修復等工作,在外人看來的單調和寂寞,只是他口中淡淡一句:「沒有什麼,這都是些平凡但很有意思的工作。」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鄭家父子這樣幾代人傳承的努力,匯聚成讓古鎮元素得以完好保護、文脈得以連綿賡續的力量。」陸劍說。
南潯區副區長徐國華介紹,目前,除了對古鎮二百三十七處傳統民居、名人故居、園林古橋等歷史建築集中進行保護性修繕外,當地還展開區域整體水系與生態修復,重現古鎮內運河與市河「十字相交、外環內通」的歷史水系風貌,還原古鎮水城相依、街巷曲折的江南水鄉特色。
為了全面整理復興古鎮人文,當地成立了南潯歷史文化研究課題組、「南潯學研究會」等研究組織,三十多位院校專家與地方學者先後出版《南潯叢書》七套二十七本,以及《南潯近代園林》、《南潯名人》等單本書籍六十餘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