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523
電子報內容
   第935期
【2019/12/29 國語日報
  挽救閱讀力的國際經驗
日前公布的二○一八年PISA評量結果,在日本、德國引起不少關注,因為這兩國社會雖然素有閱讀風氣,但是學生在閱讀方面的成績,在全球排名並不出色。

 日本自二○○九年到二○一五年,三次PISA閱讀評量都在前十名,這次由第八名滑落到第十五名,專家認為,和智慧型手機普及,閱讀書籍式微,學生閱讀力下滑有關。也就是說,是閱讀零碎化的結果。

 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解讀則是,這個現象有綜合因素,包括日本學生不熟悉電腦測驗,社群網路的普及,學生閱讀長文的機會減少等因素。其實我國官方在二○一六年,對當時PISA閱讀評量也有類似說明。

 德國社會閱讀風氣盛,卻有五分之一的十五歲學生閱讀能力不佳,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直言,閱讀是浪費時間。尤其前後段學生落差擴大,德國教育部長表示,擔心學生沒有自發向上提升成績的動力。

 倒是南韓的PISA閱讀成績,歷屆都排名全球前十。雖然南韓社會有獨特的升學壓力,但政府自十多年前實施閱讀推廣法制化,積極改善學校、圖書館設備,全面在學校落實晨讀運動,結合民間力量推廣閱讀等,成效卓著,影響至今。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社群網路發達的時代,閱讀零碎化是難以避免的趨勢,也是各國推動閱讀的共同問題。但南韓透過閱讀推廣法制化,政府挹注更多資源的努力,確實挽救了閱讀力衰退的危機,值得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