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點閱次數: 1417
電子報內容
   第939期
【2020/2/16 國語日報
  林德文行醫重傾聽 守護原鄉健康

報導/黃國甦 

 地處偏遠山區的桃園市復興區,幅員占桃園市三分之一,但人口稀少,每週五早上,當地高遶部落居民便聚集在桃園市復興區衛生所的巡迴醫療站,翹首盼望衛生所主任林德文前來看診。這所醫療站設在鐵皮屋前空地,設備克難,充當診療桌的木箱低矮老舊,椅子更低。醫師不再高高在上,林德文說,他和病患的地位平等,曾有腿疾的病患大剌剌的把腳放到他的診療桌上,他也不以為意。

 說起林德文的醫術,病患都豎起大拇指,稱讚林德文藥開得特別好,病患不必跑到平地大醫院拿藥。林德文說,甚至有平地病患不在乎山路蜿蜒、路途遙遠,特地上山求診。用藥得到肯定,原來是他下了很大的功夫,並非特意使用昂貴藥材,而是他用心建立醫病信任關係,鼓勵病患說出服藥感受,他虛心聆聽,調整藥單。

 「臺灣健保便宜又方便,但『速食醫療文化』需要改進,有品質的醫療需要時間。」林德文認為,AI醫生過於簡化醫療,他身體力行的理想醫療必須具備人道關懷,而非單純以科學角度看待疾病。

 不過,這不代表林德文排斥科技,相反的,他的許多洞見,開創全國之先,例如他率先在原鄉推廣電子病歷;此外,他有感於原鄉醫療不平等,七年前提出政策建言,要求政府改善部落的通訊死角。這項日後成為偏遠地區遠距醫療基礎的「愛部落(i-Tribe)計畫」,從桃園市復興區開始試辦,後來發展成全國性計畫,更延伸出二十三個科技應用計畫,不僅改善原鄉數位落差、巡迴醫療品質,還擴及到教育、防災、觀光等領域,林德文也因此在校園教科書中留名。

 出身臺中養豬戶的林德文,父親是視障人士,在九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自小成績優異,考取臺北醫學院(臺北醫學大學前身)公費生後,在醫學院受到的薰陶是「用自己的能力使醫學發展得更好」,他原本計畫留在醫學中心發展,民國九十二年專科醫師訓練結束後,他來到復興區服務,對於原鄉醫療的不平等非常震驚,因此決定留在當地服務。

 林德文行醫不考量利益,只考量病患的「需要」。流著泰雅族血液的林德文指出,原住民的生活弱勢導致健康不均等。因此,有關原鄉醫療問題,必須著眼於宏觀的公共衛生層面來解決。在國家推動「居家安寧醫療」之前,他在民國九十八年便率先推動這項服務。當時病患家屬致贈的感謝石板,林德文視為珍寶,至今仍掛在辦公桌後方牆上,提醒自己勿忘初衷。十七年前,長照不普及,即使資源匱乏,林德文堅持執行,在復興區繳出亮眼成績,近年更在中央擔任長照和原住民族健康照顧領域諮詢委員。

 林德文形容自己的人生很「斜槓」,生命價值在為弱勢原民貢獻、發聲,逐漸受到重視。林德文期盼,有志到醫療資源匱乏地區行醫的醫師,能先走進臺灣基層土地,無論山區、海邊、原鄉,看到臺灣偏鄉的醫療需求,再決定是否赴國外醫療落後地區行醫;此外,原鄉健康照護需求已經遠超過醫療需求,他也期盼,國家能更加重視跨文化照顧,讓原民文化照顧的敏感度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