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科技
生活科技
團務資訊 教學資源
輔導日程 常見問題
最新消息 相關連結
活動紀錄 線上論壇
最近教學資源
 
電與控制:使用各式開關電路控制LED
基礎程式語言C
基礎程式語言C
基礎程式語言C
基礎程式語言C
新進論壇主題
3/25北投圖書館參訪記錄
佳玉 請在團務資訊加入 萬芳 楊老師
3/26北投圖書館綠建築參訪請老師準時出席
96學年度第二學期輔導團行事曆最後修正版
工作分配表


背景圖
 
活動紀錄
 
pic pic
活動日期 星期 時間 主題 活動地點 主持人
2011/6/8 六月份電子報
pic pic

pic pic
內 容 簡 介

 

各位生活科技的伙伴們大家好,這一陣子大家教學生活還愉快嗎?感謝大家為生活科技的付出,生活科技是個大家庭,在這當中大家互相分享、互相學習,有活動 請大家多多參與,多多支持!
【學校參訪】時間:2011/06/07    
     生活科技輔導團由明倫高中陳主任帶領,於6月7日到永春高中參訪,大家都感受到楊校長熱忱的歡迎,永春高中的憶娟老師經常參加輔導團活動,殿杰老師當年實習時是由憶娟老師指導,彤萱老師以前也是輔導團成員,與輔導團老師就好像一家人,彼此都很熟悉,所以整個參訪活動都很輕鬆順利 。
     永春高中學生總數約1,800人,男女各半。生活科技教室一有資訊、視聽、裝訂設備等,生活科技教室二有電動機具如線鋸機、圓鋸機、砂輪機、鑽孔機、直線加熱器、烤箱等,及手工具、視聽設備等中間有教師準備室,還有很大的儲藏室可放材料與學生作品。 教室管理非常整齊有條理,教學活動安排實際動手的操作練習,讓學生自我發現問題並找尋解決方案,並與地理做跨科領域的整合學習,希望學生能學習與體會科技應用的本質,結合兩種或以上不同領域的知識領域
        輔導團的教案分享,由殿杰老師發表3D互動擬真教材教法:現今的教學,數位軟體操作能力已經不是特別要強調的事情,新的學習應該是整合性的、綜合方式應用能力。課程包含科技知識、應用與創新設計的學習,融入動手實作活動、紙本作業(報告)與數位設計的綜合模式。
   
 

        殿杰老師提供生活科技教學未來所面臨的教學挑戰與成長的方向:現代的生活科技教師面臨授課時數短少,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又不足的情況,教學設計應活用媒體與工具。研究發展教具與教材設計,是需要因時制宜的;現代教師面對新一代充滿創意,卻基本能力不足的學生,需要老師們不斷努力調整教材教法;尤其是簡化操作程序需要的技巧能力,深化教材的深度與廣度,兩個看似矛盾困難的課題,卻是不得不面對的教學現況。

【科技與新聞】地下水庫86年 治水先學養水
  • 2011-05-29
  • 中國時報
  • 【楊舒媚/調查採訪】
     鮮為外界所知的地下水寶庫「二峰圳」,是八十六年前日本工程師鳥居信平在屏東縣來義鄉以生態工法打造的集水廊道,此廊道已被文建會列為文化資產。高雄市綠色協會總幹事魯台營表示,見過二峰圳的水利官員「都覺得很厲害」,但因是日治時代工程,他們沒學過,所以「感動了卻沒有行動」。
     二峰圳被認為是日治時期屏東平原水資源利用的成功案例,也是最早在河床攔取地下水灌溉當時台糖萬頃蔗田的水利工程。
     由於大武山系富有豐厚的地下水資源,當初鳥居信平是利用坡度落差甚大的地理環境將變成伏流水的地下水導出,如此在乾季時即有源源不絕的水資源可供下游平原灌溉之用。
     屏科大教授丁澈士曾引領前水利署署長黃金山等人前往了解二峰圳,大家看完後讚嘆連連。過去因蓋很多水庫聞名的黃金山,兩、三年前曾於高屏溪流域管理委員會會議中說,「很對不起,我向大地說對不起,六十年來我們做的水庫等設施,對環境如此不友善!」並回頭希望官方引用注重生態的地下水庫工法。
     丁澈士強調,近代進步的水治理,連聯合國都在強調要「活用」地下水,地下水也必須使用才有「循環」,水才能新生、再生,放著不用除了浪費,對水滿到會「自噴」的地方,也有水患困擾。
     丁澈士表示,最實際的水資源政策,其實是「豐水期時使用地下水,讓水庫等地面水儲水,到了枯水期再使用地面水。」他強調,「會用水也會養水,台灣水資源不會如此捉襟見肘。」把地下水納入整體用水調配,「心動要趕快行動。」
【學藝競賽訊息】
        第四屆全國高級中學生活科技學藝競賽辦法已經出來了,請各伙生活科技的伙伴們,多多支持,學藝競賽相關資訊請參閱學科中心網站( http://tech.pcsh.tpc.edu.tw/techreg/html/about.html
 
萬芳高中 楊謦鮫老師製作


附件
標題名稱 檔案大小 上傳日期 下載

相關聯結
聯絡人 電話 E-mail
公布時間 100年06月07日
備註 參加對象  
準備物品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9)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6)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3)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8)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5)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2)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7)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4)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照片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背景圖案
(1)
回上一頁 | 轉寄好友
pic pic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