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toplogo top_bk
後台的足跡

 
pic pic pic
點閱次數: 59803024
訂閱人數: 58172
pic pic pic
歷史電子報
第940期
第939期
第938期
第937期
第936期
第935期
第934期
第933期
第932期
第931期
第930期
第929期
第928期
第927期
第926期
[1]2345>>>|
第853期 編輯群

發行人/曾燦金局長
總編輯/陳素慧科長楊淑妃主任
主編/徐昀霖校長
編輯/蔡舒文校長、徐昀霖校長
pic

教師天地

臺北益教網

臺北益教網  
關於e週報新聞類別相關連結申請記者熱門排行 我要投稿
   第853期
 點閱次數: 413
電子報內容
pic pic pic
【2018/2/1
pic   道德與責任【謝慧雯/臺北市文化國小教師】 pic
pic pic
pic
主題圖片
pic
   被稱為教育社會學之父的涂爾幹,是法國正統社會學的開創者,他認為道德離不開一套以「責任」為中心的力量、指引人類行為的規則,它嘉許一些行為,譴責另一些行為。涂爾幹眼中的「社會」,不只是一群人的集合,在一塊土地上生活,利用工具從事生產活動而己。社會必然存在某種理想或理念,這是它賴以形成的東西,這種構成社會的精神要素,涂爾幹稱之為「集體意識」。道德正是此種集體意識的表達與展現。當人們在評估是否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思想、行為受到源自社會的潛在制約,受到公共意識,把他導引至某個方向,社會係因為這些集體意識與社會理想而存在。
    從涂爾幹的社會學觀點,區分道德與傳統習俗沒多大意義,兩者的區別只不過是前者帶有價值判斷、與善惡是非有關,後者則無如此而己。涂爾幹認為道德與法律的二分也是膚淺的。道德與法律實係一體兩面,扮演同樣的社會整合功能, 只是後者有國家公權力作後盾,程序較嚴謹,前者則無。比較「習俗」與「道德」 的異同。兩者都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產物;然而,不遵守前者,頂多會引起側目;如果違犯後者,則會引起譴責或處罰。故涂爾幹提出道德教育,然他認為教育本質不是科學,也不是藝術,它是由習慣、實踐和有組織的技巧所構成。
    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求社會成員接納集體意識或社會理想。它有三個基本的要素。第一是紀律,人們過社會的生活必須遵守某些規範,涂爾幹不排除紀律的教育帶有威權的色彩,它要讓其成員養成紀律的習慣。第二個要素是建立群體的歸屬感,讓社會成員意識到他是更大團體的一部分,使個人不再老是只想到自己,他會想到社會的集體利益。第三個要素與這兩個要素平衡,即自主性。個人服從社會紀律要有理性的基礎,其必須清楚為什麼要服從,因此教育方式必須有根本的改變,道德教育不再是佈道、灌輸,而是解釋。當道德教育失敗時,社會陷入危機,涂爾幹區分三種危機的狀況。第一種是社會規範瓦解,人們失去方向感,涂爾幹稱這種道德迷亂狀態為「脫序」。第二種道德的危機是「強迫的分工」。 社會主導階級壟斷社會規範的制定權,與社會集體意識、社會正義、人民的道德認知脫節。第三種危機是內部缺乏組織協調。涂爾幹相信這三種危機都是暫時的病態現象,假以時日必能恢復正軌。他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激進革命的手段,而是將社會關係納入有計劃變遷。
    涂爾幹預言現代社會必然走向個人主義的道德觀。可以歸結涂爾幹對道德的產生係以「自律」為主,不過矛盾的是,就社會學的觀點,道德本質就是「他律」的。人出生來到世上,就進入一個綿密的價值網絡,他被教導如何認知、理解這個世界,區別善、惡、對、錯,並做出適切的判斷,涂爾幹所謂的「自由意志」並非原始就存在的,以中國儒學觀念檢驗,其與孟、荀的「性善」、「性惡」論有著分流同宗的解釋,就是依賴教育,中國人認為教育是「上施下效」,西方及認為教育為「引導向善」,這便是涂爾幹所稱之「社會的有機體」,以從社會學的觀點,道德本質上就是意識形態,它一方面具有提昇精神生活的功用,另一方面對不合規範的行為、想法,具有不寬容的排他性。最終的理想不在傳統習俗標準的建立,而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pic pic pic
 轉寄好友


    回上一頁 
建議使用Internet Explorer5.5以上版本瀏覽器及解析度1024*768
臺北市市府路一號八樓
管理單位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北益教網